荆在第9个字的诗句
荆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新吟忽有寄,千里到荆门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酬章水知己
- 潺湲浮楚甸,萧散露荆台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喜夏雨
- 故人劳札翰,千里寄荆台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答知己自阙下寄书
- 行僧去湘水,归雁度荆门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唐洙处士
- 楚云没湘源,红树断荆门。 -- 出自唐·乔知之·巫山高
- 仲宣如可拟,即此是荆州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荔枝楼
- 西江风未便,何日到荆州。 -- 出自唐·杨凌·贾客愁
- 友僚同省阁,昆弟接荆州。 -- 出自唐·赵冬曦·奉答燕公
- 无心伴行雨,何必梦荆王。 -- 出自唐·陈希烈·赋得云生栋梁间
- 沧桑一以变,莽然翳荆榛。 -- 出自唐·萧颖士·过河滨,和文学张志尹
- 去年辞紫微,龙节得荆州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对雪寄一二旧友呈张仲巽宗益运判
- 右顾取蜀汉,左顾平荆吴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奉使过居庸关
- 贞观得奇士,子孙宅荆土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松滋褚都督义门
- 痴云黏楚甸,小雪著荆江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同坰寄黄济川五首
- 鸟语茅檐午梦回,柴荆寂寂掩苍苔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得友人诗因寄之
- 一廛如可借,烦为闢荆榛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忆昨呈元老
- 时从古岸边,颇得班荆语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张子囦携二子西归求予诗为赋此以致乡党之义
- 小儒褐衣底,磊落几荆玉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感事十诗上李侍郎
- 篘玉谁今窥正色,班荆渠定赏真清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朱通判严上舍
- 挈瓶肯见分,特特扣荆关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李伯成食甘豆粥和渊明诗分寄次韵
- 岂知市朝变,辇路蔽荆棘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登嵩顶
- 飘然如四鹤,蹑屐披荆榛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四逸台
- 平生饶意气,寂寞委荆榛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戴唐卿挽词
- 山灵如感旧,亦合厌荆榛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茶岭
- 大业一崩陨,九庙犹荆榛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隋堤草
- 题柱弃繻俱有志,班荆折桂正相望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新州鹿鸣宴致语口号
- 肯似世尘名利客,班荆折柳怅分携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彦达
- 终焉还魏阙,聊尔驻荆川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陈漕生辰代杨文作
- 夫子四海士,不数韩荆州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祝子权以诗见招勉继其韵
- 出门何所适,终日掩荆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龙华山寺寓居十首
- 松竹开幽径,蓬蒿閟荆扉。 -- 出自宋·吴儆·独酌
- 春草梦回诗思好,暮荆风急客衣寒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次人韵思弟
- 风骚天不靳,故遣走荆吴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子美
- 怡如堂下月,犹照紫荆丛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周德远挽词
- 从游者谁子,秀异推荆杨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代游西湖分韵得香字
- 无用千金,休悬六印,荆棘谁能满地栽。 -- 出自宋·赵善括·沁园春·问舍东湖
- 乱山围楚塞,平野落荆州。 -- 出自宋·黄人杰·句
- 因声烦为我,传写寄荆州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
- 废圃失不治,委积成荆杞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即事二首
- 无人行古径,有客滞荆扉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骤寒二首
- 余荣何足恃,枯槁同荆榛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感怀五首
- 除书看台阁,盛事耸荆蛮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送刘通判二首
- 所思期不至,还是掩荆扉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八日雨是日期成交来已而不至
- 匆匆成履躧,草草仅荆班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送赵咏道还侍兼简然道昆仲
- 今时未为贵,岁晚望荆扉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陈择之经过以赣守留尚书得祠亟归别之其行甚
- 夷途有霄汉,蹇步乃荆蛮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送张交代琮
- 贼风吼西隅,百日走荆棘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除夕古体三十韵
- 道帝古精庐,黄茅间荆榛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
- 虽无桃李姿,知非柴荆林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知县次韵来复寄二首
- 一来扣竹馆,相邀入荆扉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孙·憩昌化民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