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在第3个字的诗句
荆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地向荆襄尽,山连吴越秋。 -- 出自·溥心畬·登燕子矶
- 道旁荆棘汝自力,进退惟谷心烦忧。 -- 出自明·张时彻·行路难三首
- 铜驼荆棘仍变故,其上日月跳双丸。 -- 出自明·黄云·常熟致道观七星桧
- 开辟荆榛逐荷夷,十年始克复先基。 -- 出自明·郑成功·复台
- 闻道荆王废池馆,化为徐湛好亭台。 -- 出自宋·陈从易·题北海
- 忆昔荆湖日,童心懵未开。 -- 出自宋·陈棣·挽主簿吴宁侯三首
- 况有荆州酒,淹留不用嗟。 -- 出自宋·陈襄·舟次巴峡
- 寺中荆棘老侵云,恶木狰狞野外村。 -- 出自宋·董遘·题山寺壁
- 归到荆花下,春缸醉玉醪。 -- 出自宋·董天吉·送经历庞世安
- 扫除荆棘扶初日,投畀烟岚困老谗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临邛计次魏自言六世祖破荒先生晚居景陵因葬
- 太行荆浩之乡里,佳处立参仍坐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受益再题荆浩山水图当是洪谷子自写所居
- 夜读荆轲传,掩卷喟然叹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读荆轲传
- 盍念荆同生,毋忧豆逢煮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不浮欲卜居霅川而未决再韵趣之
- 昔也荆榛场,今焉琼玉府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前十三章未见营创之意因成古风
- 江汉荆襄望,河渭关洛固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水心亭
- 小小荆扉傍水开,竹桥分路入苍苔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小村
- 温然荆山璆,可续虞磬韵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
- 崎岖荆门山,丛起为东隘。 -- 出自宋·句龙纬·题惠泉寄知军郎中
- 闻昔荆有鸮,荆人恶其声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答严隐之
- 斋接荆州供,题多蜀士名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峡州渡江入寺
- 朝啄荆草林,暮爪汙泥深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惜鸡诗
- 地接荆门近,烟迷汉水长。 -- 出自宋·刘三戒·咏郢州
- 时于荆棘裹,小树樱桃红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甲子三月一日出白羊门交游茅山诗
- 缅怀荆州士,鹄立霜毛整。 -- 出自宋·吕皓·别荆州诸友
- 缅怀荆州士,秸立霜毛整。 -- 出自宋·吕殊·别荆州诸友
- 手披荆棘诃虎兕,拄杖直叩山头皮。 -- 出自宋·莫济·次韵梁尉秦碑
- 世道荆棒似弈棋,夺身千仞复何辞。 -- 出自宋·倪思·过东林山
- 青青荆棘场,拍拍蝴蝶飞。 -- 出自宋·彭龟年·土缶
- 透过荆棘林,瞎却醯罗眼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禅人写师真请赞
- 满目荆榛,亘天烈焰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偈颂七十一首
- 桂联荆渚,朔风孔棘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祭静江帅曾吏部
- 血战荆江障贼锋,无端谗嗔困英雄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送赵司令之金陵
- 夜起荆扉趁暗香,林间梅下卜斋房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
- 是是,荆棘丛林,黄金田地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归访荆溪旧钓蓑,看长空雁影沉破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继净头归天衣故里
- 藤萝荆棘离离草,枯树无退还不倒。 -- 出自宋·释胜·颂古七首
- 一片荆山璞,分明辨者难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范·颂古四十四首
- 嗟彼荆山人,不能卫其足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林和靖孤山旧隐
- 莫除荆棘建伽蓝,七佛常来此处参。 -- 出自宋·释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定是荆和泣玉时,泪入璞间余点滴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梅花石吟
- 自叹荆枝半凋落,若论宗戚亦沾荣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
- 已伤荆木一枝折,重过桐乡双泪零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和张少卿过德清忆郎中五弟
- 飘泊荆吴最萧瑟,厌闻胡汉更纷挐。 -- 出自宋·苏籀·忆雍都一首
- 为问荆齐是三窟,此时容有宦情无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读通鉴杂兴
- 昨岁荆州讣,江流恨未平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哭东莱吕先生
- 曾向荆州一笑同,淋漓江汉酒千钟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和答吴斗南赏木芙蓉见怀
- 两年荆益度兹晨,罗绮传觞苦劝人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余生日具杯酒为母寿思壬子岁在荆州癸在成都
- 便想荆州道,簪花醉渚宫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新潍见桃杏书事
- 淮蜀荆襄老此生,归与双眼识吴志。 -- 出自宋·陶梦桂·舟次吴城山
- 地接荆门形势远,气连吴会物华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亢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