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在第3个字的诗句
荆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霜余荆吴倚天山,铁色万仞光铓开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冬望
- 谁知荆棘地,鹤盖旧成阴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游李卫公平泉庄
- 万里荆襄入战尘,汴州门外即荆榛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
- 徒悲荆国人。 -- 出自唐·陈子昂·观荆玉篇
- 静难荆衡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齐雩祭歌 世祖武皇帝
- 共奉荆台绩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
- 张乐荆山台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隋王鼓吹曲 校猎曲
- 望望荆台下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和别沉右率诸君诗
- 易水荆轲业已北,大滓苏武势须东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冥鸿辞
- 始疑荆轲渡易水,乃是湘妃夜涕零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蓬壶丁高士琴
- 崒嵂荆南山,袁令葬其麓。 -- 出自宋·蒋捷·铜官山
- 铜驼荆棘没,寝庙狐狸藏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煌煌京洛行
- 但见荆棘丛,白骨翳寒箨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过东昌有感
- 悲哉荆山泣玉人,但知贵玉不贵身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长歌续短歌
- 栖迟荆棘间,粒啄营口实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杂诗(三十三首)
- 此去荆溪,旧名罨画,拟绕萧斋种白杨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赠别芝麓先生,即用其题乌丝词韵
- 四月荆南桑柘美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荆南词
- 五月荆南秋早莳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荆南词
- 六月荆南闲也未,一月停忙,暂缓官粮比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荆南词
- 一旦荆溪仙子,笔头唤聚时间。 -- 出自宋·李之仪·朝中措·翰林豪放绝勾栏
- 不嗟荆宝退,能喜彩衣还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送安都秀才北还
- 顾我荆榛虽茂,其奈栋材无用,何似八千椿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水调歌头·玉琯届良月
- 谪向荆蛮地,行当雾雨繁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闻欧阳永叔谪夷陵
- 上有荆浩字,特归翰林公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园
- 不独荆州民,居险颈瘿大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郏城道中
- 昔辨荆州悮,今为越叟迷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
- 鱼稻荆杨下,风烟楚越间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张景纯知邵武军
- 骑吹荆州去,乔林汉水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梁学士知襄州
- 蔼蔼荆州几万家,竟持壶酒望高牙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周谏议知襄阳
- 盘薄荆之门,滔滔南国纪。 -- 出自唐·杨炯·西陵峡
- 划平荆棘盖楼台,楼上笙簧鼎沸开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欢笑
- 或见荆棘茂密,或见芝兰芬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车六言吟
- 迁于荆楚。 -- 出自魏晋·王粲·赠士孙文始
- 樽前荆楚客,云外思萦回。 -- 出自唐·朱庆馀·送崔秀才游江陵
- 青草荆江波渺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离亭宴·丹府黄香堪笑
- 萧萧荆棘晚,亹亹霜霰密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送八弟无斁宰宝应
- 不然荆棘霜露底,兀然奇怪来无根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
- 三献荆山时未识,一鸣齐鸟众方惊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何复教授以事待理
- 大道荆榛万径斜,中閒役事最堪嗟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吴竹修庆余免役
- 蹴压荆棘卧霜草,接{上四下离}倒著披衣襟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弟茝饮至醉醉归蹶道中荆棘中
- 不然荆璞轻自售,恐如梅实酸谁尝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送黄少孺远游
- 云赴荆王梦,天迷楚客魂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冬日作二首
- 地僻荆榛秀,人稀鱼鸟闲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永宁遣兴三首
- 自古荆榛地,岂容鸾凤巢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和葺西斋
- 尔来荆棘露沾衣,只有山河阅今古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送邵郎中守同州
- 白发荆州叹滞淫,吴衣重杵洛城砧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崇化寺三首
- 即命荆楚。 -- 出自魏晋·陆机·与弟清河云诗十章
- 泽广荆州北,山多汉水西。 -- 出自唐·马戴·寄襄阳王公子
- 按俗荆南牧,持衡吏部郎。 -- 出自唐·李颀·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
- 应是荆山留不住,至今犹得睹芳尘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巫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