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在第14个字的诗句
荆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闻有芝泥还饯客,淮山佳处拟班荆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接伴贺天申节北使至阙
- 枕流潄石君无笑,我欲岩居学子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韵子厚弟小春偶成
- 天容如鉴地无尘,阳气依稀动紫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子厚弟冬至即事
- 颜面似墨双脚赤,当官脱袍受黄荆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海乡竹枝歌
- 颜面似墨双脚鹴,当官脱裤受黄荆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海乡竹枝歌(四首)
- 深愧故人怜潦倒,每传仙语下南荆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酬蜀国欧阳学士
- 犹得吾师继颂声,百篇相爱寄南荆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酬西蜀广济大师见寄
- 僧外闲吟乐最清,年登八十丧南荆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赓匡图兄弟
- 若爱春秋繁露学,正逢元凯镇南荆。 -- 出自唐·杨凭·送客往荆州
- 南北倦游那得定,扁舟江外欲之荆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河北送洪景之进士如荆南
- 文史藏身荣路在,未应高迹混柴荆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用洪景之韵送郭子山
- 南窗高卧看云生,日暮回风动紫荆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
- 他年升堂奉杖屦,愿留隙地诛柴荆。 -- 出自宋·李邴·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
- 范叔青云能自致,不须河朔寄柴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寄范郎中
- 自惭病忘非多忘,傥逐班荆即负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寄孙修撰顷法同舍讶予多忘有见过之意
- 慈颜万里音书绝,忍看东风动此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思归
- 新作小亭堪小宴,几时低唱进南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愆期
- 我坐儒冠稽复命,王郎代匮已之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再寄孙文
- 科名虽已追何仅,隐语尤当继子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再寄
- 去岁吴江秋水平,击船聊得一班荆,相思只道心长折,此会那知眼再明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几先坐上赠友人
- {左石右坚}{左石右坚}孙子荆,未便洗吾耳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·竹枕
- 深知先生非乞客,金在泥沙玉在荆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
- 户外惊闻剥吸声,东山消息到柴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谢景思惠酒并二绝时宗守邀看上元景思不至次
- 烟雨蒙蒙鸡犬声,道长人寂掩柴荆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常山道中
- 山樊雪白藤花赤,高树木兰低紫荆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上七里岭
- 半近烟村半近城,东园花木锁柴荆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再到
- 不念琐窗并绣户,妾从前、命薄甘荆布。 -- 出自宋·刘仙伦·贺新郎·郑玉非娼女
- 非时何事欲西征,为有悲风动紫荆。 -- 出自宋·王迈·送陈群何作吉西征
- 三两人家松柏林,翁垂霜发媪钗荆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湘潭道间农家
- 过眼千山才岭粤,转头一水又衡荆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庚戌赴荆阃舟过湘江
- 久负诗坛第一评,肯教栖凤久榛荆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萧应父赠黄子芸韵
- 一吸龙泉万虑清,更寻古洞入柴荆。 -- 出自宋·施枢·题朝阳洞中
- 梅仙贵介出侯门,庭砌犹传有紫荆。 -- 出自宋·何梦桂·和尉衙落成赠阮梅仙
- 永平仓下遗红粟,仁寿堂前有紫荆。 -- 出自宋·何梦桂·挽劲轩郑府理
- 到年年、无肠堪断,向清明、独自掩荆扉。 -- 出自宋·赵文·八声甘州·是去年
- 何事感恩偏觉重,忽闻金榜扣柴荆。 -- 出自唐·高退之·和主司王起
- 一夜客窗眠不稳,却听山犬吠柴荆。 -- 出自元·许衡·宿卓水
- 须信乾坤养不肖,年三十七卧柴荆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元均
- 天只无私均雨露,地缘强半是榛荆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读赦书
- 一派清江两岸平,湿云将雨暗柴荆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春日途中五首
- 投耆归来一幅巾,翛然三月闭柴荆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辑句招王国正四首
- 翠琰新刊照眼明,流传何日到柴荆。 -- 出自宋·裘万顷·寄宋居士修叔求菴记
- 新诗有赠不知服,衰拙如余盍负荆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和尤伯华广德使君怡亭对雨
- 寄语金昆同石友,道逢何日许班荆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和尤伯华广德使君怡亭对雨
- 雨意方浓改作晴,杖藜野外访柴荆。 -- 出自宋·赵汝鐩·访友野外
- 季伦买笑轻百斛,金谷转首迷榛荆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荷珠
- 饮醉归时户欲扃,烟喧栖鸟噪荒荆。 -- 出自宋·邓仲倚·御风亭
- 恍惚他乡内陆似人,海棠不株困荆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题东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诗后赵子昂画像并
- 春到云山惟杖履,日长天地独柴荆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郊居
- 贤达胜士共爱此,谓此风景魁南荆。 -- 出自宋·连庠·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