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在第12个字的诗句
荆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铜井炎炉歊九天,赫如铸鼎荆山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杜秀才五松见赠
- 惟余旧书一百车,方舟载入荆江曲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
- 百忧常与事俱来,莫把胸中荆棘栽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即事
- 顷之失职辞南风,破帆坏桨荆江中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
- 天授秦封祚未终,衮龙衣点荆卿血。 -- 出自唐·李贺·白虎行
- 波工龟手咤今样,鱼网肯数荆州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
- 独山梅花何所似,半开半谢荆棘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独山梅花
- 旧闻南方多长老,次第来入荆门道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
- 弯弓或拟射石虎,又欲醉斩荆江蛟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绿竹堂独饮
- 平明鞭马出都门,尽日行行荆棘里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赠侯喜
- 太史结庐伴鸥鹭,鍚山山下荆溪渡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
- 淮南使者郎官星,瑞光夜烛荆溪清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
- 一路诸侯争馆谷,洪池高会荆台曲。 -- 出自唐·韩翃·送中兄典邵州
- 项侯声名天宇窄,与君俱是荆湖客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送项平甫倅池阳
- 穷山薄宦我无恨,识公大胜荆州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
- 斜分汉水横千山,山青水绿荆门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荆门行
- 有手莫炙权门火,有口莫辩荆山玉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赠赵言
- 罗浮山下蘼芜烟,玛瑙坡前荆棘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一
- 于今绣涩混铅刀,不遇何异荆山玉? -- 出自元·王冕·剑歌行次韵
- 师友凋徂心力倦,羽一记亦荆榛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177
- 昔为孔氏悬泉庄,岩洞犹存荆棘荒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寿安杂诗十首·灵山寺
- 石棱涩不容马蹄,下马步入荆榛豀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寿安杂诗十首·寿安杂诗十首·喷玉泉
- 含元殿上狐兔行,花萼楼前荆棘满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秦妇吟
- 至宝未为代所奇,韫灵示璞荆山陲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片玉篇
- 余兄佐郡经西楚,饯行因赋荆门雨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荆门歌送兄赴夔州
- 伴我鹿车鱼釜,从伊裙布钗荆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西江月·伴我鹿车鱼釜
- 陂塍高下石笼密,竹树参倚荆篱疏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
- 羽书不到樽俎里,蛮兵况去荆楚安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李推官之兵州
- 往来杨州三十年,曾见华堂荆棘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省符上人
- 山林赪矣囊橐外,栋宇委之荆棘閒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似法椿长老还住净慈
- 帝子苍梧不复归,洞庭叶下荆云飞。 -- 出自唐·顾况·杂曲歌辞·竹枝
- 高林古道榆柳郊,落叶晴霜荆棘地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寒鸦词
- 阮公留客竹林晚,田氏到家荆树春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与郑秀才叔侄会送杨秀才昆仲东归
- 德耀归来虽富贵,忍弃平生荆布。 -- 出自宋·张孝祥·念奴娇·风帆更起
- 溪桥畔,涓涓流水,鸡犬静柴荆。 -- 出自金·吴激·满庭芳 寄友人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
- 饮风衣日亦饱暖,老翁掷却荆鸡卵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采珠行
- 置这失地自当尔,既尔何咎荆与榛。 -- 出自宋·苏洵·自尤
- 床头惟有《梁鸿传》,闲诱荆妻作古人。 -- 出自明·吴兆·贫居
- 龙井老人称墨仙,有家近在荆溪边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赠卖墨陶叟
- 暮归待伴不独行,前途虎多荆棘生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伐木词
- 野人不省爱梅好,弃在荒篱荆棘边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看梅漫成(三首)
- 亦尝秦对明光殿,寒饥徒步荆棘里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实纪二十韵
- 齐人亦戴蜂虿毒,美稷化为荆棘丛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武源行赠丘卿岑
- 见说吴王送女时,行宫直到荆溪口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赋得吴王送女潮歌,送李判官之河中府
- 柳花飏白,又火冷饧香,岁时荆楚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扫花游/扫地游
- 从行少年四五辈,倜傥千秋荆聂伦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贞·题仙岩文丞相祠
- 欲暮高唐行雨送,今宵定入荆王梦。 -- 出自唐·阎立本·巫山高(一作阎复本诗)
- 大参宴客有遗址,栋宇半欹荆棘中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送曾谹父还朝十首
- 笔端落尽蔬笋气,胸次不留荆棘田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叔规
- 要约刘郎铜雀醉,底事遽争荆楚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贺新郎·吊古城头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