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在第8个字的诗句
茅在第八个字的诗句
- 素屏开白云,称我茅檐陋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
- 家在翠屏山下住,茅庐虽小可容身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次韵杜运使见赠
- 芋圃蔬畦接井湄,茅檐四面槿篱围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次韵卢申之正字野兴
- 墨雨淋漓天地黑,茅山十日飞霹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赠杨仲开画图引
- 小桥依约野色远,茅庐隐映林影空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
- 尝嗟秋蓬转,未有茅屋据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南源庄
- 继沂公勋业,东平茅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喜迁莺·清和时序
- 石林万古不知暑,茅屋四邻惟有云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石门
- 人力苟不至,不如茅与茨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怀二十四首
- 今日路傍桑满畦,茅屋苦寒中夜啼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畦桑词
- 栗里何时归白发,茅檐几处起青烟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雪中有怀章三益叶景渊
- 茅亭客到多称奇,茅亭之上难题诗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题汪氏茅亭
- 少见修行得似师,茅堂佛像亦随时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题觉禅和
- 何事轻舟近腊回,茅家兄弟欲归来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送润卿还华阳
- 蕙带又闻宽沈约,茅斋犹自忆王微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次韵
- 是舍人才调,犹采茅、紫芝峰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八宝妆·是舍人才调
- 篙师力尽客破胆,茅屋老翁方醉眠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归州竹枝词
- 山木暮苍苍,风凄茅叶黄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猛虎行
- 目看瓜步云,心近茅家洞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高士王君归建业
- 但能风雨蔽,何惜茅蓬苫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
- 半灭竹林火,数闻茅屋鸡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早至颖上县
- 出门并辔至山店,茅屋揭尽余尺椽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
- 蛇为邻,虎为陬,丹茅苦竹深幽幽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张太博通判袁州
- 何为空郊独坐一茅屋,深如鱼潜远蛇伏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邓御夫秀才为窟室戏题
- 橘栋兮梅宇,纷琼茅兮被南荣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维夫君兮桂舟一首送梁正受归汶阳
- 两山合秀水流中,茅屋相忘松竹丛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醉中示梅山弟二首
- 菊花数本竹边路,茅屋几閒溪外山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题雪窦西麓庵
- 两冈衔口水流唇,茅屋三间松四邻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梅山弟池边醉吟
- 芹藻泛泛随波涛,茅苇弥望谁其薅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送陈笠峰路教之燕
- *外地偏尘远,结茅小隐,事事俱休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玉蝴蝶 村居
- 秋砧响落木,共坐茅君家。 -- 出自唐·顾况·题卢道士房
- 佳节妻儿具樽酒,茅斋斟酌慰愁翁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至日有感二首
- 风严无声掠树过,茅檐飞霰鸣策策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雪中狂言五首
- 岂知崎岖黄土岗,茅屋芦篱风雨折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闻红鹤有感
- 庐岳高僧留偈别,茅山道士寄书来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秋日东郊作
- 平生万事过,所欠茅一把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岁华
- 雨蒙村落野梅黄,茅阁长吟水气凉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夏夜闲书
- 茜旆动驱千百骑,茅亭才著两三人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
- 未入柴扉即下车,茅斋挥尘缓论书。 -- 出自唐·朱长文·奉谢司封使君宴公临顾园居
- 烟生竹町深,月出茅庐静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九日客散西轩
- 向琼台双阙,结间茅屋,坐千峰顶。 -- 出自宋·葛长庚·水龙吟·层峦叠巘浮空
- 残雪初清月正明,茅檐自雨竹窗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日杂兴
- 屠苏只对梅花饮,茅屋竹篱春意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日
- 梦寒飞过江南岸,茅屋依然竹径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
- 江乡十月稻成熟,茅屋一灯山寂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山居
- 得非老龙公,悯念茅屋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雨望
- 三杯径醉客归去,茅檐曝背温如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谕俗
- 山明水秀,清胜宜茅屋。 -- 出自元·刘秉忠·洞仙歌·仓陈五斗
- 塞上红山映碧池,茅亭望断柳丝丝;临风莫问秋消息,雁不思归花落迟! -- 出自·老舍·内蒙即景 九
- 通宵到晚不得寐,茅屋欲破愁嵯峨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早朝遇雨道中即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