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在第6个字的诗句
茅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西南有薄田,茅舍清溪曲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答孔武仲
- 依嵩架颍结茅茨,自问此志於何期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三不归行
- 少海波新,芳茅露滴,凉入堂阶彩戏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齐天乐·玉皇重赐瑶池宴
- 故园归未得,茅屋想苍苔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元日二首呈永丰刘叔冶知县
- 稻田秋后雀,茅舍午时鸡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许介之约过清溪道上有成
- 梅花莫笑人,茅檐炙朝日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和郑润甫提举见寄
- 绿槿作篱笆,茅檐挂薜萝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居 其二
- 辟世忘时势,茅庐傍小溪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居 其一
- 草径如蛇绾,茅庐比斗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杂兴 十九
- 石楼含晓色,茅屋静春晖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杂兴 十五
- 小径入柴屝,茅芦隐翠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安分
- 幽人天柱侧,茅屋洒松风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洞霄宫
- 依稀渐近诛茅地,鸡犬林萝隐隐声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上晚归
- 素识孤生爱茅屋,久将老母求山砠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寄孙之翰
- 坳漥一已满,茅茨压将倾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雪咏
- 微迳透重峦,茅堂竹叶冠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赠学仙者
- 叠石溪上春,茅茨卜筑新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早春寄景仁
- 万顷寒烟外,茅茨枕碧流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湖上村家
- 君家最近三茅君,我家贯看垆峰云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夜听邓孺孝说山水
- 何因松竹底,茅屋老相依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
- 三重屋上黄茅,赖是秋风留著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石州慢·儿女篮舆
- 到彼山中结茅屋,空余千古夜猿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华阳吟三十首
- 将谓此生共茅舍,不知何事速云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挽知宫王月谷三章
- 王城日夕生茅菅,尔独胡为白云间? -- 出自明·刘基·王子乔
- 荒村触眼惟茅屋,榆柳萧疏起暮烟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有感(七首)
- 椒桂夹四隅,茅茨居中央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种兰
- 沟塍连杜曲,茅土盛于门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
- 村落通白云,茅茨隐红叶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早渡伊川见旧邻作
- 溪云杂雨来茅屋,山雀将雏到药栏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幽居春暮书怀(一作石门暮春,一作蓝田春暮
- 欲随山水居茅洞,已有田园在虎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戏赠韩判官绅卿
- 结庐在城郭,茅竹怀远韵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野翁堂
- 岁晏寒松下,茅苫孝子留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
- 松陇方在望,茅屋闻已考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寄题朱表臣职方真州新园
- 干戈为政事,茅土输健儿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北楼感事
- 村翁馆我宿,茅屋欲黄昏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一品孙郑昱
- 艰难合归来,茅屋聊共佐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栽花招泗州叔父
- 小而苟活破茅舍,凄风苦雨不识阳春和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代天宁寺僧可举赠梓人善斲歌
- 野堂之堂,匪茅一把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僧雍野堂赞
- 草堂存老我,茅屋著而翁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用前韵答龄叟见寄
- 仓皇临间道,茅店愁昏晓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菩萨蛮 丁五之秋,倭祸既作,南京震动。避
- 驻马上山阿(茅山秀才),风来屎气多。 -- 出自唐·顾况·续茅山秀才吟
- 元勋未论封茅异,捷势应知破竹然。 -- 出自唐·殷尧藩·李节度平虏诗
- 何日山林有茅屋,百年无复问功名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
- 老人杖履一茅亭,花谢西园不复扃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不出偶成二首
- 竹笼晨收果,茅庵夜守瓜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夏日十二首
- 如何坎轲滞茅屋,失所因与兹松同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
- 日暮投主人,茅茨起孤烟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视盗之南山
- 商季诸公子,茅家贤弟昆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天庆观三色桧:{一木而具松、柏、桧三物}
- 长松万株绕茅舍,怪石寒泉近岩下。 -- 出自唐·元结·宿洄溪翁宅
- 昔年山下结茅茨,村落重来野径移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归旧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