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在第13个字的诗句
茅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圣主更新大化年,趋朝正预拔茅连。 -- 出自宋·陈淳·挽孙少卿四首
- 洞府夜光传玉印,石坛月色礼茅君。 -- 出自宋·陈大方·万寿观
- 没晓园林玉万株,最宜梅竹与茅庐。 -- 出自宋·陈文蔚·雪中约嘉言叔
- 化境何年斲取还,崭然擢秀瘴茅间。 -- 出自宋·程敦厚·擢秀峰
- 永言想遐{左足右属},终老茅檐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杂书三十首
- 甚欲不餐烟火食,颇能时赋草茅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
- 忆昔年垂五十诗,紫阳山下结茅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思家五首
- 特创小亭观藓石,待穿枯沼架茅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葺圃
- 颇恨东风巧入帘,不论朱户与茅檐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立春
- 家住西湖深更深,古松隐裹礼茅君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林高士隐居
- 彭门大师日崇惠,裁基创始成茅庐。 -- 出自宋·利书记·天柱雉儿行
- 浅浅溪流短短篱,碧於深处小茅茨。 -- 出自宋·刘应时·山居
- 我读儒者知长幼,产香先礼大茅君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大茅峰四绝句
- 行尽溪山千里里,只宜此地结茅亭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深山佳处子昂宣城友人书
- 识拔端由品藻公,位置无嫌草茅赋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题分宜谢草庐行卷
- 不分鸟鸦啼锦树,绝怜紫燕傍茅檐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效后村髓
- 乱山堆翠如削玉,中有幽人结茅屋。 -- 出自宋·饶鲁·稠山茅屋
- 此老胸襟玉雪清,逃禅画里著茅亭。 -- 出自宋·史弥宁·过梅坞
- 白石磷磷积翠岚,翠岚深处结茅庵。 -- 出自宋·释道济·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
- 留得寒窗夜来月,三更依旧照茅堂。 -- 出自宋·释道颜·颂古
- 雨馀野禽声断续,清阴碧流绕茅屋。 -- 出自宋·释惠琏·书粢上人庵
- 而今底事难覆藏,盖是火后茎茅长。 -- 出自宋·释慧空·南华利侍者持{上虫下丙}和尚语至疏山请校入
- 忧心殷殷日将暮,手持空筐返茅屋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寒风
- 遁迹无图匿姓名,万重山后葺茅亭。 -- 出自宋·释延寿·山居诗
- 禅罢吟来无一事,远山驱景入茅轩。 -- 出自宋·释延寿·山居诗
- 节旄落尽何斓斑,野翁提携出茅菅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咏蔗
- 为爱寒花晚节香,故栽松迳与茅堂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和杨中斋读阆风菊谱因觅本植斋前韵
- 玉案清香入夜焚,紫烟成盖覆茅君。 -- 出自宋·宋无·游三茅华阳诸洞
- 澹静姿仪简旷纵,结庵深对大茅峰。 -- 出自宋·田况·寄道士张明真
- 道德文章满足翁,曾将佳句咏茅峰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题顺宁壁
- 官事归来夜雪埋,儿曹灯火小茅斋。 -- 出自宋·翁逢龙·夜读
- 萦纡三径襄枳棘,庇荫万木藏茅茨。 -- 出自宋·谢伋·绍兴甲寅正月至吴文叟山庄
- 妻子已谙风露惯,篷窗便可当茅庐。 -- 出自宋·杨公远·次金东园渔家杂咏八首
- 黄金百镒笺一幅,多谢春风到茅屋。 -- 出自宋·曾原·作歌咏苏云卿
- 疏广拂衣惭不早,芰荷舟舫草茅芦。 -- 出自宋·张伯常·宿难老堂
- 饮犊上流奔轶者,何年来此结茅堂。 -- 出自明·张简·破山涧上听水
- 百尺财前清绝地,道人先我著茅庵。 -- 出自宋·张自明·龙隐庵
- 医至犹言疾可为,酸风吹讣落茅茨。 -- 出自宋·赵必象·挽李自玉
- 落日衔山乌石堠,淡烟笼月白茅坪。 -- 出自宋·赵汝礩·乌石驿
- 轻衫拂石踏花归,近傍青城结茅屋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送台道人
- 天上归来两须星,间中搆得小茅亭。 -- 出自宋·周珣·垗上亭落成
- 几回乞身向藩省,未许曝背归茅檐。 -- 出自元·陈基·谢从义参军自京还言危中书见问且讶无书因寄
- 门径斜斜一半荒,钟山终日抱茅堂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新春旅怀报东桥中丞
- 闻说城边新买得,隔花流水一茅茨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桃树下作
- 老我尘中无隐处,借君余地着茅庐。 -- 出自明·方炯·莒溪耕隐
- 入城半里无人语,枯木寒鸦几茅宇。 -- 出自明·顾梦圭·漷县行
- 邮亭咫尺堪投宿,手握亲姑憩茅屋。 -- 出自明·金华宋氏·题邮亭壁歌
- 惭愧竹西池上路,依然风雨一茅堂。 -- 出自明·刘崧·仲冬二日由下径舆疾还珠林悼风景之顿殊幸茅
- 天王垂诚在竹宫,齐民望驾窥茅舍。 -- 出自明·陆釴·斋居阅东坡定惠院诗次韵遣兴
- 商气萧森下紫虚,乱飘松叶覆茅庐。 -- 出自明·马氏女·秋闺梦戍诗(六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