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在第10个字的诗句
茅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若得一犁膏雨足,石田茅屋起歌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稼村诗帖
- 浮利浮名心已灰,三间茅屋白云堆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黄居士山房
- 玉箫遍满仙坛上,应是茅家兄弟归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题茅山华阳洞
- 此地三年偶寄家,枳篱茅厂共桑麻。 -- 出自唐·韩偓·南安寓止
- 须存彭寿千年在,终见茅公九转成。 -- 出自唐·罗邺·献池州庾员外
- 真珠入席袋,佛性止蓬茅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诗
- 饮舫闲依苇,琴堂雅结茅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,因有
- 仙山如有分,必拟访三茅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池上
- 谁欤获此古胶法,持赠茅斋轻尺璧。 -- 出自宋·李吕·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
- 平台戏马,无处问英雄;茅舍底,竹篱东,伫立时搔首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蓦山溪 寄宝学
- 花随石壁高低发,水绕茅檐左右流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周元仲将出山有愁别园林后夜春之句因作此诗
- 数亩荒田已失耕,一间茅屋仍留客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夜守王勉仲家宿酒数行为作此歌
- 棘端造猴巧难学,且赴茅檐鸡黍约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再和六四叔所赋十二相属诗
- 下马邮亭忽喟然,数间茅屋起孤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
- 乞得此身终芰制,乱山茅屋两三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
- 芳草池塘处处佳,竹篱茅屋野人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
- 翠壁苍崖水外山,山头茅舍两三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兴八首追和杜老
- 雨过芜菁自春色,一丛茅屋野人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魏定父早春十首
- 舆卫欲休红日下,几家茅舍起炊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
- 厌闻饥雀噪空囷,犹喜茅斋未遽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彦时兄腊雪六首
- 相思对雪酬珠玉,不觉茅檐送月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褒山因老二首
- 泉古应黄蘖,亭新换白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题宣州书堂山寺
- 留将青女伴孤芳,长向茅斋照衰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鹿泉成士王觉民颇有杜子美不彻之恼和东坡忆
- 恰到前年征战处,数间茅屋起炊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早发橐皋
- 水满陂塘草满川,望中茅屋起孤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安丰道中
- 相逢问我出世法,嗟我茅塞同荒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韵陶监丞茂安见赠
- 欲访城西寻醉语,竹篱茅舍知何许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於城西而独未暇载酒
- 老境нн,归梦绕、白云茅屋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满江红 伯平舍人亲友得意西归
- 久客怀归思惘然,松间茅屋女萝牵。 -- 出自元·倪瓒·怀归
- 舟过山西已夕曛,许生茅屋远人群。 -- 出自元·倪瓒·过许生茅屋看竹
- 灵蛇故绕飞升台,仿佛茅龙与青鸟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
- 高枕自知无俗梦,数椽茅屋在烟霞。 -- 出自明·谢榛·访葛征君
- 朝留楚簟身为雨,夜绣茅君线作霞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宫人入道(明月,宫女名)
- 花落花开隔水津,栈梯茅屋总堪邻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二首(行渴,得岩妪
- 竹径桃源本出尘,松轩茅栋别惊新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
- 中心有所悲,古墓穿黄茅。 -- 出自唐·长孙佐辅·山行书事
- 邻惊麦野闻雏雉,别创茅亭住老师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题盐铁李尚书浐州别业
- 黄昏骑得下天龙,巡遍茅山数十峰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赠成炼师四首
- 不逐浮云不羡鱼,杏花茅屋向阳居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归山留别子侄二首
- 商岭东西路欲分,两间茅屋一溪云。 -- 出自唐·李廓·赠商山东于岭僧
- 炉寒资爇荻,屋暖赖编茅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赋雪
- 已陪沁水追欢日,行奉茅山访道朝。 -- 出自唐·赵彦昭·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
- 方当遽子知非日,已过茅君得道年。 -- 出自宋·滕宗谅·游茅山
- 忽如蝉蜕不复见,雨坏茅斋八九椽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伤贾老
- 世外空搔首,溪边懒结茅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同杨公济赋晚过西村
- 托荫须高林,而乃依寸茅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雷君自陕及门谒与书偕聊成短篇以答来贶
- 橘树荻花洲,掩映竹篱茅舍。 -- 出自宋·孙浩然·离亭燕/离亭宴
- 九秋气爽,正溪山雨过,茅檐清暇。 -- 出自宋·米友仁·念奴娇·九秋气爽
- 自断余生更不疑,三间茅屋大江陲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閒居
- 秃雪盈巾面欲黧,三间茅屋傍淮湄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元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