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7个字的诗句
色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至今野土尽血色,古镞渍血生铜花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过高平县
- 想当千载后,黛色凌天衢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种松
- 忽见长堤新柳色,一时聊慰倦行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过方山驿
- 自怜多懒僻,尘色闷孤琴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晚客狎至应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诗示谢敞教授
- 坚姿不可回,正色少媚妩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后园双松
- 若将声色舍,声色却盲聋。 -- 出自宋·李公明·中庸
- 谩说明年更春色,不知园囿属谁家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暮春始游城西
- 吴台翫春锁春色,雨刷花光入龙国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春社词
- 茶褐园林新柳色,鹿胎田地落梅香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黄承伯
- 旅愁侵酒座,秋色漏船窗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李著作知柳州
- 幽鹭下时分野色,远帆归处印天形。 -- 出自宋·李贯·吴江县
- 须臾赤日减颜色,玄云莽莽风飕飕。 -- 出自宋·李谨思·题文丞相吟啸集
- 一种寒酸真本色,羞将槁淡博繁华。 -- 出自宋·李龙高·接梅
- 宦游趁食负惭色,大似田头拾粒鸦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韵倪巨济春怀
- 天子临轩应动色,诸生阁笔总销声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送宋周臣赴殿诗
- 可堪分手处,月色半林新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韵高子文留别
- 世合中兴多喜色,边头时有捷书通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寿陈左相
- 水石光涵千里色,川林阴翠湿芝兰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聪·云山
- 幽丛霏薄雾,桂色艳轻霜。 -- 出自宋·李维·王左丞新菊
- 氤氤才上彻,云色暗窗户。 -- 出自宋·李薰·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
- 山光不肯饶春色,故向花间出数尖。 -- 出自宋·李夷行·见山台
- 孤根斜照水,寒色不知秋。 -- 出自宋·梁鼎·题仙都山
- 月观无云饱秋色,风松有雷惊昼眠。 -- 出自宋·梁竑·湖山楼
- 山围与水绕,秀色相妩媚。 -- 出自宋·梁介·南定楼
- 山中古柏岁寒色,应为清流作意浓。 -- 出自宋·梁介·登卧龙山送酒
- 懒向春风竞颜色,自甘秋露缀英华。 -- 出自宋·廖冔·题东流菊江亭
- 禽声兮啾啾,草色兮幽幽。 -- 出自宋·廖应淮·殿院曾渊子宅酒酣放歌
- 公侯希世珍,秀色媚长川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代陈季若上仓使
- 临鸾梅梳洗,女色不如书。 -- 出自宋·林龙远·宫词
- 竹阴池水暗,树色岛云连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此山林佥药房陈户偕张牧隐暮春晦日载酒相过
- 清辉黛染环檐色,幽响琴传出涧声。 -- 出自宋·林通·白云
- 谇言取箕箒,德色借耰锄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贾谊
- 风云互吞吐,山色豁林{左木百养}。 -- 出自宋·林宪·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
- 老树半藤萝,野色入窗户。 -- 出自宋·林宪·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
- 两崖玉巉然,秀色真可餐。 -- 出自宋·林宪·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·双岩堂
- 泉声涧分细,山色翠成堆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登山回
- 山云迷古寺,曙色照孤城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自方广过高台赋此
- 忽然林外见山色,又向桥边闻水声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纵步湘西
- 为爱石桥明月色,柴门常是夜深关。 -- 出自宋·刘草庐·林间
- 品第冠寰中,名色固已揭。 -- 出自宋·刘达·惠山泉
- 嵩高丽中华,岳色连瑶岛。 -- 出自宋·刘奉世·过都
- 三千世界银成色,十二楼台玉作层。 -- 出自宋·刘师道·句
- 是中非声亦非色,巡得与君一冯轼。 -- 出自宋·刘琰·王刚仲惠诗醉笔聊和
- 虽无酒力御寒色,且向梅花觅旧题。 -- 出自宋·刘应时·山行
- 梅林洗烦暑,霁色摩苍空。 -- 出自宋·刘应时·和史魏公酬北山寿老
- 满眼关愁淡秋色,长笺入手粲明玑。 -- 出自宋·刘应时·九日
- 玉立一峰森黛色,虬蟠九节漾风漪。 -- 出自宋·刘应时·石菖蒲
- 寄谢长官休物色,多年洗耳向唐尧。 -- 出自明·刘玉·谩兴
- 晴霄有月与佳色,春圃无花可比香。 -- 出自宋·楼楚材·句
- 儿童行拾穗,风色凌短褐。 -- 出自宋·楼璹·耕图二十一首·收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