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7个字的诗句
色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贝叶经前无住色,莲花会里暂留香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紫参歌
- 四野山河通远色,千家砧杵共秋声,遥想青云丞相府,何时开阁引书生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
- 马蹄西别轻,树色东看好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
- 且怜东皋上,水色侵荆扉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登秦岭半岩遇雨
- 莺声出汉苑,柳色过漳河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送陆郎中
- 清香和宿雨,佳色出晴烟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酬长孙绎蓝溪寄杏
- 荷香度高枕,山色满南邻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县中池竹言怀
- 林端忽见南山色,马上还吟陶令诗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晚过横灞寄张蓝田
- 高楼晴见水,楚色霭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望水
- 腊月江天见春色,白花青柳疑寒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岁暮怀崔峒耿湋
- 赠君折杨柳,颜色岂能久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横吹曲辞·折杨柳
- 猿声寒过水,树色暮连空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乐府杂曲·鼓吹曲辞·巫山高
- 孤光杂新故,众色更重累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鲜于少府宅看花
- 鸡声连绛市,马色傍黄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张少府赴夏县
- 山峰横二室,水色映千门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逢王泌自东京至
- 少年趋盛府,颜色比花枝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单少府赴扶风
- 却嫌脂粉污颜色,淡扫蛾眉朝至尊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集灵台二首
- 青蛾几时墓,空色尚悠悠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题虎丘寺
- 泉声到池尽,山色上楼多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题惠山寺
- 关门西去华山色,秦地东来河水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晚秋潼关西门作
- 红树两厓开霁色,碧岩千仞涨波痕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送人归蜀
- 河流出郭静,山色对楼寒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江城晚眺
- 水声寒不尽,山色暮相依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旅次石头岸
- 还知否,天香国色,独步殿馀春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满庭芳·梅子成阴
- 黄昏月暗清溪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菩萨蛮·黄昏月暗清溪色
- 寓耳目、为声为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贺新郎·苏子秋七月
- 尘世昏污无颜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九张机
- 云母窗前生晓色,梧桐叶上得秋声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望江南/忆江南
- 双眉敛破春山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忆秦娥·娇滴滴
- 自起卷帘窥夜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谒金门·真堪惜
- 玄文锡,庆云五色相随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六州
- 铅华消尽见真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醉落魄/一斛珠
- 更雪月、交光一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万年欢
- 夭桃红杏夸颜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梅花引·园林静
- 对菱花、倍添姿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柳初新·千林凋谢严凝日
- 听余残月落,曙色满东方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尚书郎上直闻春漏
- 丹却青山暮春色,续他红树坠时英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山丹花二首
- 深宫带日年年色,翠柏凝烟夜夜愁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骊山感怀
- 瑞溪庭,满闺秋色好,帘幕低垂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庆灵椿/摊破南乡子
- 已先群木得春色,不与杏花为比红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梅花
- 萧萧细雨作寒色,厌厌尽醉安可辞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醉中留别永叔子履
- 竹阴水照增颜色,春服帖妥裁轻罗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牡丹
- 门前无车马,苔色何苍苍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梅雨
- 栽培由地方,艳色与天和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
- 老柏麝不食,古色侵青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寄题终守园池
- 泉声春雨後,月色晓程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
- 水声通远涧,云色暝前山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夏雨
- 谁思五原下,甲色千里屯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襄城对雪二首
- 地形通栢谷,秋色满榆关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张修赴威胜军判官
- 晴明一登阁,暮色遍高岑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