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在第7个字的诗句
舌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乃知能掉三寸舌,极恶穷凶犹可恃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编局
- 林间喜徜徉,纵舌评今古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留客
- 七年坐闭废,口舌宜钳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雷公达观赴召
- 九重偶眩诬贤舌,四海皆知疾恶肠。 -- 出自宋·胡大用·题榕阴图
- 张仪失策犹存舌,穆傅知机可掉头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送姜仕可去馆
- 下臣非知古,有舌讵得论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辞
- 出言到口角,缩舌悔恨并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感叹二首
- 一将更大事,嚼舌死骂敌。 -- 出自宋·刘壎·补史十忠诗·淮东制置使知杨州李公庭芝
- 春教绿绮调喉舌,天赐黄金作羽仪。 -- 出自宋·卢某·和强参军晚莺
- 书生触处便饶舌,以一贯万如斲轮。 -- 出自宋·罗大经·酒有和劲
- 讲论只凭三寸舌,秤评天下浅和深。 -- 出自宋·罗烨·小说引子
- 炉薰清鼻茗浇舌,月浸松窗对结趺。 -- 出自宋·钱文·题梵竹卿蓬居
- 醉卧黄鹂新弄舌,一声唤起小窗眠。 -- 出自宋·史尧弼·甲子春过浙和周去华韵五绝
- 分明开口不在舌头边,累及后代结佛祖深冤。 -- 出自宋·释崇岳·云居善开长老请赞
- 赞之骂之,口哑舌秃。 -- 出自宋·释大观·东山源和尚赞
- 无禅可谈,三寸舌头胡乱扫。 -- 出自宋·释大观·小师清泰请赞
- 傍观不解深藏舌,也作黏牙缀齿人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颂古三十一首
- 塞断衲僧三寸舌,横身钵里展神通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罗汉菜
- 天龙更为重饶舌,熨斗煎茶铫不同。 -- 出自宋·释慧开·月泉赵寺丞寿像赞
- 两口明明一无舌,同死同生为吾决。 -- 出自宋·释慧空·大士讲经
- 哑却我口秃我舌,明眼衲僧难辨别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偈颂一百零一首
- 哑却我口秃却舌,明明万里一修铁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偈颂一百零一首
- 老僧不是多饶舌,要与诸人绝谓情。 -- 出自宋·释如珙·偈颂三十六首
- 莺迁乔木调新舌,梅吐清香发旧枝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三十八首
- 法华不敢轻饶舌,只恐山禽语带徼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老僧岂是多饶舌,要与诸人气味同。 -- 出自宋·释昙华·偈颂六十首
- 吾将倒转风雷舌,未必缤纷动地来。 -- 出自宋·释心月·宝华法堂
- 廓然无圣谁饶舌,万古腾辉世莫传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颂古九十八首
- 说法如虚空,非舌谈真理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赞三十六祖颂
- 喃喃解说非声舌,生得儿来叫阿姨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颂十玄谈·回机
- 喃喃解语非关舌,入水何曾动碧波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铁竹歌
- 拈得鼻孔,失却舌头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偈颂二百零五首
- 双瞳冷用眉,片舌闲摇口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韶阳佛法嫌饶舌,鲁祖家风解惜眉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·大光明藏
- 东坡居士太饶舌,声色关中欲透身。 -- 出自宋·释证悟·偈二首
- 妙处款形三寸舌,神眸一烁更无余。 -- 出自宋·释智愚·电岩相者
- 文殊露出广长舌,普贤大士得一橛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偈颂一百六十首
- 油油,开口不在舌头。 -- 出自宋·释祖钦·偈颂一百二十三首
- 竞情思昔非,视舌知柔韧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间无事
- 王公居客右,羊舌偕赵孟。 -- 出自宋·苏籀·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
- 记语简以遒,饶舌泄幽秘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题王伯畏清心堂
- 失却大官味,卷舌舐泥汁。 -- 出自宋·吴可·送王观
- 守口未能终死舌,如何忘却刺锥时。 -- 出自宋·徐钧·贺若弼
- 万死不回三寸舌,千金空募一封书。 -- 出自宋·余凤·胡澹庵招宴
- 羽毛元自好,喉舌向来清。 -- 出自宋·张顺之·句
- 此去好凭三寸舌,再来不值一文钱。 -- 出自宋·张子惠·送叠山先生北行
- 我如骂其说,木舌畅所指。 -- 出自宋·郑樵·涤愫
- 如是岁月深,吻舌如滕缄。 -- 出自宋·郑侠·腊月十八日呈子京
- 一春强半去,百舌故相闻。 -- 出自明·丰越人·复雨
- 缓引易调多种舌,琐言难竟一生心。 -- 出自明·孤松秀上·竹间听反舌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