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9个字的诗句
耳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料有牵情处,忍思量、耳边曾道。 -- 出自宋·时彦·青门饮·寄宠人
- 不惜翠云裘,遂为苍耳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
- 朱弦寄三叹,未害俗耳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复次前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
- 平生无一女,谁复叹耳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(涛颠倒元韵。)
- 何人柳外横双笛,客耳那堪不忍闻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鹧鸪天·一片归心拟乱云
- 且不罪,俺略起,去洗耳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夜游宫 苦俗客
- 岂徒畅肢体,兼欲遗耳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日闲居三首
- 举头忽看不似画,低耳静听疑有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画竹歌
- ]楚醴来尊里,秦声送耳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
- 夜深起凭栏杆立,满耳潺湲满面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香山避暑二绝
- 翁唱菱歌儿舞棹,醉耳那知朝市闹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长歌行
- 造物哀其穷,畀之大耳儿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读书示子遹
- 仕宦螘窠梦,功名马耳风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衰病
- 褰裳危磴穷荦确,洗耳古涧听淙潺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至暮
- 读君长句还增气,俗耳那闻韶頀声? -- 出自宋·陆游·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
- 眼明北扉南海均梦耳,谪堕本自白玉京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
- 村居孤寂知何憾,两耳犹胜听市声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枕上口占
- 成书朝奏暮请老,入耳幸免烦言啧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书怀示子遹
- 幽居亦何乐,且洗两耳喧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春晚书斋壁
- 明日受降处,甲齐熊耳高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小出塞曲
- 孰识古之人,超然遗耳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蒙亭
- 草衣不针复不线,两耳垂肩眉覆面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太白胡僧歌
- 高怀自喜凌云格,俗耳谁思警灵声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忆鹤呈公仪
- 不独体轻健,目明仍耳聪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乞药有感呈梅圣俞
- 携之入京邑,欲使众耳惊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赠杜默
- 一句难忘处,怎忍辜、耳边轻咒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青门饮
- 班行昔供奉,亟进逆耳言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寄题傅钦之草堂
- 猿呼鼯啸鹧鸪啼,恻耳酸肠难濯浣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
- 目窈窈兮,其凝其盲;耳肃肃兮,听不闻声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琴操十首·拘幽操
- 目掩掩兮其凝其盲,耳肃肃兮听不闻声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琴曲歌辞·拘幽操
- 抱膝当窗看夕兔,侧耳空房听晓鸡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
- 燕外将心远,莺边与耳谋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和王才臣再病二首
- 搅衣起看端不恶,两耳已作冻菌危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次东坡先生用六一先生雪诗律令龟字二十韵旧
- 芦菔鼠尾大,蔓菁兔耳长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芗林五十咏·折蔬亭
- 来年里砚试集英,侧耳胪傅第一声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已酉上元後赠刘子才
- 如今却笑难陀种,无耳何劳强听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复作耳鸣
- 阳春白雪雅音希,俚耳冬烘辄笑嗤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有感今昔二首
- 当年婢子挽不住,有耳犹能闻我语;但如我愿不汝呼,一任汝归彭蠡湖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打灰堆词
- 历历从何起,冷冷与耳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耳鸣戏题
- 翠微中断雪涧吼,两耳不办供喧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游仰山谒小释迦塔,访孚惠二王遗迹,赠长老
- 据鞍莫问尘多少,马耳冥蒙不见尖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灰洞
- 新秋白兔大于拳,红耳霜毛趁草眠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宫词
- 况是不眠夜,声声在耳边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夜闻子规
- 端居无俦侣,日夜祷耳目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怀友
- 至宝非眼别,至音非耳通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
- 有口能谈贵人命,有耳能听贵人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赠涂内明
- 腠暖苦肌痒,藏虚唯耳鸣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行药前轩呈董山人
- 开口吐愁声,还却入耳来。 -- 出自唐·贾岛·客喜
- --皮日休心是玉莲徒,耳为金磬敌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北禅院避暑联句
- 小僧奉施军持水,弭耳来受救渴供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南山罗汉赞十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