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个字的诗句
耳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嗟哉山泉一物耳,朝态莫状不尔穷。 -- 出自宋·张灏·水帘
- 共仰壮图方赫耳,自嗟衰鬓转皤然。 -- 出自宋·张洎·暮春月内署书阁前海棠花盛开率尔七言八韵寄
- 所行唯恐复闻耳,既已闻之且力行。 -- 出自宋·张九成·论语绝句一百首
- 西掖北门聊尔耳,春风秋月亦悠哉。 -- 出自宋·张九成·悼吕居仁舍人
- 小春破白惟梅耳,检点南枝花尚迟。 -- 出自宋·张勉窗·海棠
- 不妨静洗笙歌耳,稳接江涛到枕边。 -- 出自宋·张牧·山舍在浙江亭得父书开示题诗於亭
- 龙公多事多劳耳,万理由来要得平。 -- 出自宋·张蕴·新晴
- 借得许由当日耳,听频谁不为清心。 -- 出自宋·章鉴·杭山八景
- 人生南北浮萍耳,四海九州都是家。 -- 出自宋·赵必象·怀梅水村十绝用张小山韵
- 转蓬踪迹徒劳耳,心愧雁山头白翁。 -- 出自宋·赵汝绩·雁山章君以江山无尽图求诗
- 鸟哢蝉鸣俱过耳,心如铁石发如金。 -- 出自宋·赵汝驭·云峰庵
- 行乐随时吾事耳,乾坤何地不容身。 -- 出自宋·赵友直·漫兴二首
- 我来拂石坐,倾耳听潺湲。 -- 出自宋·赵与槟·白鹤岩
- 男子之死一言耳,死而不亡公父子。 -- 出自宋·周洎·忠孝亭
- 空谷隐晴雷,聒耳笑语乱。 -- 出自宋·朱京·麻姑山
- 屋西有山名虎耳,东流挹抱长溪水。 -- 出自宋·朱南强·古隍行
- 天风吹落宫人耳,知是彤庭正早朝。 -- 出自明·朱权·宫词
- 驰道行骄辔耳耳,路旁见者谁不喜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题平章公所藏天马图
- 古音净洗筝琶耳,何须更濯丹砂泉? -- 出自元·汪克宽·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
- 岂伊往来真戏耳,簸弄物化令人惊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张公洞
- 书回故国无黄耳,家远清宵总白头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怀拂水
- 远出俗尘堪洗耳,闲窥容发悔劳形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曹季野余抡仲招集古岩寺洗泉即事
- 放歌吴门市,洗耳长江流。 -- 出自明·高逊志·答徐以文
- 剖肤藏鱼目,聒耳闻瓦釜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送潘御史克容释累赴京
- 人言此特余气耳,来岁未必能芬葩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楸子树
- 一笑春红真漫耳,傍人已道色全饶。 -- 出自明·陆釴·次韵答刘郎中席上之作
- 堪嗟世人多贵耳,贺监高楼忆刘子。 -- 出自明·陆釴·同寮诸公会饮倪侍读宅
- 时事向人慵侧耳,晏眠如释但梳头。 -- 出自明·吕皞·十月写怀
- 医无山头角满耳,十万健儿密于蚁。 -- 出自明·马之骏·快游歌寄汪一甫
- 更阑拥衾坐,侧耳听鸡鸣。 -- 出自明·谋堚·不寐
- 青天孤月静,满耳是秋声。 -- 出自明·潘氏·重阳
- 富贵不来行乐耳,莫嫌三复咏山枢。 -- 出自明·钱谦贞·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(录四)
- 高斋月照席,两耳生松风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喜清远兄至用齐己韵(四首)
- 抢头椿已谢,入耳雁同嗷。 -- 出自明·阮汉闻·示弟
- 真宰之功一言耳,回格天心正人纪。 -- 出自明·史鉴·狐绥绥
- 畅心风振衣,属耳泉鸣涧。 -- 出自明·史鉴·游宝石山有怀旧游诸友
- 事有谬不然,倾耳听我词。 -- 出自明·宋珏·读金陵俞仲髦荔枝辞戏作五十四韵
- 岂无清冷可洗耳,亦有沆瀣堪充虚。 -- 出自明·苏伯衡·方壶云山烂熳图同胡士恭博士题
- 琵琶横笛空聒耳,唐姬搊筝妙无比。 -- 出自明·孙蕡·骊山老妓行(补唐天宝遗事,戏效白乐天作)
- 残夜破幽阒,心耳俱洒洒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梦觉
- 雷霆不使人醉耳,忍听城门《薤露》歌。 -- 出自明·田艺蘅·钱塘门
- 往来大业五载耳,世上英雄有如此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沛县登歌风台吊汉高祖
- 我有一曲侧君耳,世事悠悠每如此。 -- 出自·王偁·将进酒·故人手持金屈卮
- 凝心无定寐,集耳多虚闻。 -- 出自明·王璲·秋夜(六首)
- 人生取足一饱耳,何必营营执算筹。 -- 出自明·王问·固穷居士歌
- 落日带沙岸,满耳雷阗阗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露筋娘子诗(并序)
- 不知谁是钟期耳,乘月时来一赏音。 -- 出自明·王越·夜坐
- 德星无复睹,洗耳亦何在? -- 出自明·徐贲·晋冀纪行(十四首)
- 江中涛声日在耳,白莲紫榴开复深。 -- 出自明·杨承鲲·戏赠李之文
- 其声一何猛,掩耳不敢受。 -- 出自明·杨循吉·鹅湖口大风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