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个字的诗句
耳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当秋每谢蛩清耳,渐老多惭酒借颜。 -- 出自·李中·晋陵罢任寓居,依韵和陈锐秀才见寄
- 黄金车与斑斓耳,早个须知入谶来。 -- 出自唐·孙元晏·吴·黄金车
- 王良如顾盻,垂耳欲长鸣。 -- 出自唐·郑蕡·天骥呈材
- 哀弦古乐清人耳,月露激寒哭秋鬼。 -- 出自唐·僧鸾·赠李粲秀才(字辉用)
- 弃瓢箕山下,洗耳颍水滨。 -- 出自唐·吴筠·高士咏·许先生
- 姓名不落时人耳,对清风、明月团*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风入松 渔隐
- 渔歌樵唱堪人耳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渔家傲 虹桥晚眺
- 松本无心偶然耳,人情好恶多弥缝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登泰山(有引)
- 投鞍尚得齐熊耳,卷甲何堪弃虎牢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无题(五首)
- 虎皮开玉帐,牛耳割铜盘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塞上曲(五首)
- 伴饮琅琅声贯耳,无弦曲,肖风琴。 -- 出自元·刘志渊·江神子令 西山隐者相访
- ,音弱弱,宛犹在耳,且有衰年情之感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水龙吟 郭宣徽善甫开宴娱宾,命乐工郭仲礼
- 乐圣衔杯应暂耳,不妨桐院闲清书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满江红 为双溪丞相寿
- 翻覆输赢须臾耳,算人间万事都如许。 -- 出自元·张之翰·金缕曲 双陆
- 英雄掺与君侯耳,过眼群儿谁数。 -- 出自元·燕公楠·摸鱼儿 答程雪楼见寄 附见雪楼乐府内
- 大抵男儿忠孝耳,此身如叶心如铁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满江红 送郑鹏南经历赴河东廉访幕
- 老父危坐,不觉耳闻心喜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感皇恩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,以词催之
- 细雨斜风聊尔耳。 -- 出自元·王结·蝶恋花 雨中客至
- 宿鹭窥鱼痴计耳。 -- 出自元·王结·蝶恋花 赠李公敏 强村丛书用韩氏玉雨堂藏钞
- 采药求仙痴绝耳,凭渠风引海中船。 -- 出自近代·陈三立·次和答蒿叟三首
- 前观阻步屧,侧耳成徘徊。 -- 出自宋·刘镇·夜听双瀑联句
- 陈余尚倜傥,张耳重交结。 -- 出自宋·田锡·结交篇
- 草鞋断尽余两耳,十步九倒何由立。 -- 出自明·袁凯·夜经胥浦乡新被寇(丙申冬)
- {目辟}盻乐心耳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惠连·泛南湖至石帆诗
- 堪笑此衣吾假耳,却不知此物本可相剥离! -- 出自近代·汪精卫·挫骨扬灰辞
- 正声传不易,俗耳听终难。 -- 出自宋·释智圆·听琴
- 不因九奏清尘耳,天露应迷简子魂。 -- 出自宋·刘筠·刘校理属疾
- 双井名入天下耳,建溪春色无光辉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家僮来持双井芽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
- 四方泉石朝入耳,杖屦百里夕已投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送刘孟卿游天台雁荡二山
- 亭前流水醒客耳,亭上白云开客颜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和百塔寺四首·四开亭
- 世上几人曾入耳,樽前此日是知音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和陪丞相听蜀僧琴
- 自言犹欲洗俗耳,夜静为闻蛙黾声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和百塔寺四首·水阁
- 倭松名载四海耳,百怪老笔不可传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携家游倭松
- 功名已写后世耳,身入人间图画看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赋得退之画像
- 我喜先子言,在耳若龟筮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席上赋别南宫希元
- 合奏天地籁,雨耳清厉厉。 -- 出自宋·袁陟·再游云居
- 海风吹万里,两耳冻几脱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早行
- 世间骄吝亦等耳,未见大方俱有已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有感
- 语客且勿惊,洗耳非我好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赠庄贤良招隐楼三首
- 自说此生聊尔耳,亦知余事竟何如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
- 出言每不忌,逆耳终无拒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送黄司户改官东归
- 我亦放言聊尔耳,君真施手事于斯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次韵沈若院见赠
- 只因云梦曾游耳,便把江山尽得之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监利话知县见示诗卷
- 点铁成金聊尔耳,绝尘瞠后拟如何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送张司户
- 抗论中朝犹在耳,鸣弓仇敌已临城。 -- 出自宋·张嵲·忠显刘公挽诗四首
- 眼前渐见太平,耳畔多闻好雨。 -- 出自宋·释道璨·偈颂十二首
- 玉磬与天球,满耳皆新响。 -- 出自宋·释道璨·送愿上人过雪窦兼呈弁山
- 声以眼闻,色以耳见。 -- 出自宋·释道璨·观音赞
- 纷纷海内丝竹耳,何处缥缈来臞仙。 -- 出自宋·陈傅良·题僧法传为沈仲一画听松图
- 电光倏先驰,掩耳恐不及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