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4个字的诗句
耳在第四个字的诗句
- 春秋将耳顺,贫病谷家和。 -- 出自·林正·老来
- 行年当耳顺,涉世尚心劳。 -- 出自宋·刘应时·山居三首
- 御史帝耳目,监察沿隋唐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寄申屠御史
- 平生两耳熟龚黄,今日身亲识大方。 -- 出自宋·彭龟年·送吉州詹守五首
- 倘从口耳学,莫救膏肓病。 -- 出自宋·彭龟年·和向倅韵
- 既地黄耳寄家书,也合随时寄雁鱼。 -- 出自宋·钱氏·题壁
- 岂同九耳丰山上,欲鸣犹待天雨霜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宝钟院
- 风窗满耳吟秋句,比似侬诗渠更清。 -- 出自宋·史弥宁·竹所夜思
- 总是掩耳偷铃,殊不知甘贽有收有放,首座彻底惺惺。 -- 出自宋·释崇岳·偈颂一百二十三首
- 松风清耳目,端的胜人间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初·辞众偈
- 是非到耳,风吹石臼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自赞
- 微言到耳万世事,香气熏人百种花。 -- 出自宋·释慧空·与郛郎作骨董羹四首
- 三门侧耳听,就上打之绕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朴·偈颂三首
- 瞿昙李耳东家丘,不生虞夏生衰周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题三教三隐三仙三贤画轴
- 语犹在耳,事不如愿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辞观文赵忠惠坟
- 听之双耳聋,嗅之舌头烂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四首
- 满眼满耳,绝毫绝厘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范·偈颂一百四十一首
- 若还眼耳分明,透出千门万户。 -- 出自宋·释思岳·偈颂七首
- 朝采卷耳,于陵于冈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朝采卷耳行
- 见闻遗耳目,生死付浮休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放浪
- 蒙头塞耳有谁知,大地茫茫没巴鼻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偈颂三十首
- 凡夫入耳通,禅家为有漏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金刚随机无尽颂·叹仰流通
- 辨因木耳再来人,巧幻不亏於毫末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赞三十六祖颂
- {上浙下耳},逢人切忌错举。 -- 出自宋·释原妙·偈颂六十七首
- 廿年树耳亡疑著,一个拳头得用麽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过则上人庵
- 静依熊耳一丛丛。 -- 出自宋·释重顯·颂一百则
- 许由洗耳,巢父饮牛。 -- 出自宋·释子益·偈颂七十六首
- 芭蕉无耳闻雷开,葵华无眼随日转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偈颂一百六十首
- 休将閒耳听云云,只作深居耳不闻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云云
- 恶言不耳,仲尼赖焉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文宣王及其弟子赞
- 凄凉熊耳下,小雪轻尘浥。 -- 出自宋·苏籀·送王机宜归襄阳侍下一首
- 或名垂耳骥,岁月长饥鹄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和刘师文饮城西风怀
- 石马只耳梦偶灵,神祠箫鼓何铿铿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峡中歌
- 绪馀虽耳染,缘饰菲天真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佑侄实赴乡法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
- 溪声到耳三更雨,岚气沾衣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泰亨·翠蛟亭
- 暂已莹耳目,久觉生虚白。 -- 出自宋·唐介·碧落洞
- 丝竹聒耳非自乐,肆望观者台堵墙。 -- 出自宋·田况·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·伏日会江渎池
- 敢慕洗耳翁,聊为濯缨客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
- 遥望石耳山嶙峋,咆哮虎豹林润深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送斗山兄隐居石耳山
- 声犹在耳鸟关关,过眼庭阴作午班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张可投诗十首
- 前言在耳不应忘,秋向南坡历上方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问讯吉父六首
- 世人倾耳听繁音,太音古淡难为听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听琴赠远师
- 平生满耳说梅山,十里荷花缭绕间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寄题梅山
- 平生满耳说宣城,入境云烟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宁川
- 句新悦耳源先个,思苦雕肝味易穷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读朱冠之诗有作三首
- 采蘩盈耳皆音节,盛乐何消待大雩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·射义习射于泽
- 僧知到耳此根静,客来洗心诸虑清。 -- 出自宋·张伯玉·同孝叔游玉泉
- 风泉盈耳鬓斑斑,林下幽窗对万山。 -- 出自宋·张载·题北村六首
- 世人贵耳不贵目,呜呼此画空尔妍。 -- 出自宋·赵汝绩·陈老画牛
- 泉清洗耳何妨枕,晴轩炙背还堪俯。 -- 出自宋·郑若冲·纪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