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4个字的诗句
耳在第四个字的诗句
- 形名寓耳,*缕真容,非铅非汞非珠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雨中花慢·林下山间
- 舞骖均耳耳,鋂犬斗令令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孟冬驾狩近郊
- 乡书黄耳远,客爨扊扅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元处宗安化簿
- 山疑熊耳甲,墓记赤眉兵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
- 麦蛾禾耳不足忧,当念为鱼救无禹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京师阻雨二首
- 二年到耳同常事,一夜雨声如蚤秋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十月二十日夜大雨雹震电先是数日极暖至是方
- 世多俗耳固莫告,当冀上帝依稀闻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再寄满子权二首
- 瞽旷之耳,聋者亦有尔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於忽操
- 梦中惊耳鸣,欲觉闻远雷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夏日
- 不如将耳入山去,万是千非愁杀人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思山咏(一作郑遨诗)
- 感心动耳。 -- 出自魏晋·曹丕·善哉行
- 就予开耳目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逊·答高博士诗
- 眺听穷耳目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逊·登石头城诗
- 只见李耳书,对之空脉脉。 -- 出自唐·刘叉·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
- 行归洗耳恭听黄尘,誓将归青松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僧觉归上饶
- 向来熊耳真投甲,此去天山拟挂弓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
- 刘郎大耳最叵信,刚道田无不可求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归耕堂
- 寒声彻耳心骨爽,凌风一上吹笙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
- 蚊虻过耳蛮音恶,虾虻薰人海气腥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过西兴
- 掬流洗耳厌尘多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浪淘沙·拂袖入山阿
- 松风两耳和衣枕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渔家傲·辛苦移家聊处静
- 至今满耳箫韶曲,徒羡瑶池舞凤凰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忆郊天
- 尝闻于耳昧厥真,乃今睹之信所闻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观龙和谢师厚
- 纷然乱耳眠,我意初不平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锄园
- 不见洗耳人,悲风吹独立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晚步颍上和曼叔
- 铎声到耳,亭亭孤塔现林隈。 -- 出自宋·白君瑞·水调歌头·凉吹佛衣袂
- 眼如盲,耳如聋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捣练子 离尘
- 微酣双耳热,谹议层叠见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次黄侍讲赠陈性初诗韵
- 醉后双耳热,击壶如击缶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
- 酒酣两耳热,徐起整衿袖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赠刘俊民先辈
- 酒酣双耳热,剧论如抽缗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还宁海(并序)
- 茍欲娱耳目。 -- 出自魏晋·应璩·百一诗 十九
- 倾心注耳。 -- 出自魏晋·曹摅·赠王弘远
- 充纩塞耳。 -- 出自魏晋·石崇·楚妃叹
- 水边侧耳翠萄叶,陂下锁魂金步摇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偶占
- 这僧掩耳偷铃,云山将错就错。 -- 出自宋·释安永·颂古三十一首
- 休言六耳不同谋,断弦须是弯胶续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观·信庵居士画月庵老衲月林顶相求赞
- 满眼满耳,心印何昭昭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偈颂一百三十六首
- 连{聱耳换黾}合负云涛翻,蓬壶簸荡留平川。 -- 出自宋·杨时·假山
- 闻韶醒耳阏,慕蔺倒心旌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上浙东帅王尚书
- 更收吾耳听以气,一扫从前真似空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南康刘尉于厅事之东开轩日清濑盖取其前松声
- 至今两耳犹泠泠,边风日夜相思曲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寄光公
- 未始厌耳闻,宁或刺眼睹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次韵和马子虚学士感事见赠
- 音尘黄耳间,梦想白眉良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答魑魅代书寄家人
- 水行儋耳国,陆行雕题薮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初达驩州
- 俗间俚耳,未曾闻这腔子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念奴娇·轮云世故
- 病翁将耳顺,牙齿落、鬓毛疏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木兰花慢·病翁将耳顺
- 早知馀耳交难保,晚觉王何罪未深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自和二首
- 石麟阙耳笋生苔,要读丰碑与客来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古墓
- 春风到耳鳌头选,尚可扶衰候马前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次乡守赵计院鹿鸣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