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3个字的诗句
耳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侠客行
- 遣黄耳、随君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青玉案·三年枕上吴中路
- 一洗耳目明,习习万窍通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旦起理发
- 鼎在耳二首人去山空鹤不归,丹亡鼎在世徒悲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
- 自怜耳目隘,未测阴阳故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咏汤泉
- 熏然耳目开,颇觉聪明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率府程录还乡
- 酒酣耳热忘头白,感君意气无所惜,一为歌行歌主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醉歌行,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
- 酒酣耳热,又何须、幽愤裁诗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新荷叶
- 渐怪耳目旷,不闻人世喧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
- 从兹耳界应清静,免见啾啾毁誉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题
- 口吟耳自听,当暑忽翛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吴七见寄
- 渐恐耳聋兼眼暗,听泉看石不分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题石泉
- 眼花耳热言语多,霍然已醒如过烧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野饮
- 眼花耳热睡至夜,吹火起读残编书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雪後龟堂独坐
- 眼花耳熟不知夜,但见银烛高花摧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东山
- 灯前耳热颠狂甚,虏酒谁言不醉人? -- 出自宋·陆游·偶得北虏金泉酒小酌
- 酒酣耳颊热,意气盖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送韩梓秀才十八韵
- 旸谷耳曾闻,若木眼不见。 -- 出自唐·李贺·日出行
- 偶因耳目好,复假丹青妍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题画山水障
- 纳爽耳目变,玩奇筋骨轻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秋江早发
- 醺然耳热后,暂似少年时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和乐天烧药不成命酒独醉
- 直教耳热笙歌沸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渔家傲·十二月严凝天地闭
- 通宵耳高论,饮恨知何涯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赠潘景温叟
- 酒酣耳热神气王,听之为子心肃然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琴僧知白
- 目昏耳重精力减,复有乡心难具陈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葛闳寺丞接花歌
- 不如耳热歌鸣鸣,醉帽欹倾衣不细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
- 谪仙耳孙有仙骨,家传謪仙好风月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题分宜李少度燕谷
- 岁踰耳顺俄七,年去古稀只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韵养正元日六言
- 盆倾耳双聩,斗暗目四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大暑舟行含山道中,雨骤至,霆奔龙挂可骇
- 蝉声耳根响,蝇翅目中晕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秋夕不能佳眠
- 日长耳里闻声熟,拍数分毫错总知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舞曲歌辞·霓裳辞十首
- 境新耳目换,物远风尘异。 -- 出自唐·颜真卿·赠僧皎然
- 日觉耳目胜,我来山水州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越中山水
- 徐家耳孙却不然,自名一镜京师市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赠镜斋徐相士
- 骨它耳侧以听,赤精旷如望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公斋四咏·鹤屏
- 一窥耳目眩,再听云发竖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诗·游毛公坛
- 蒙掩耳目塞门户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无名·成相杂辞
- 对此耳目新,始觉精爽聚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南源庄
- 但觉耳目胜,未知筋力勤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上翁岭
- 眼化耳热气愈豪,掷杯击案声嗷嗷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
- 不听耳边啼鸟唤,任教风外杂花零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醉眠亭
- 眼花耳热不称意,高唱吴歌叩两舷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泛舟大明湖
- 道无耳准若怪兽,不自愧耻犹生归! -- 出自宋·苏舜钦·庆州败
- 清净耳观绝弦琴,广长舌相无生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景德观枕流
- 吾疑耳到猿啼处,却是猿声随风奔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听猿
- 我掩耳兮不忍听。 -- 出自魏晋·蔡琰·悲愤诗
- 眼花耳热乱言语,元气耗?攵肝胆倾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前有尊酒行
- 我忽耳闻之,肝胆张轮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赠柯遂卿一首(并序)
- 亦归耳,住何益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送邵兰雪归吴门仍用前韵
- 行人耳满新安事,尽是无愁父老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献新安于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