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第3个字的诗句
而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拔蓼而植荼,去辛还得苦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癸巳正月在杭州作(二首)
- 外本而内末,民俗随之迁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时述事(十首)
- 一耕而十食,何以奉征缮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时述事(十首)
- 公醒而狂,人憎欲杀,抵鹊何须玉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读孚若长歌,即席赋赠仍用孚若原韵
- 倘君而仍在,定怜余也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秋日经信陵君庙
- 顺时而动。 -- 出自汉·嵇康·幽愤诗
- 戢翼而游。 -- 出自汉·嵇康·四言诗十一首 其二
- 遇过而悔。 -- 出自汉·嵇康·代秋胡歌诗 其五
- 顺风而宣。 -- 出自汉·嵇康·四言诗十一首 其六
- 沦胥而逝。 -- 出自汉·嵇康·四言诗十一首 其一
- 顺风而回。 -- 出自汉·嵇康·四言诗十一首 其七
- 盈坎而颓。 -- 出自汉·嵇康·四言诗十一首 其七
- 无自而然,自然之元;无造而化,造化之端。 -- 出自唐·张志和·空洞歌
- 藁焉而席,茨焉而居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彼农二章
- 濠然而沟,垒然而墙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战秋辞
- 纛然而桂,队然而篁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战秋辞
- 同心而早世,天道亦何论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经李蒙颍阳旧居
- 且说而今胜事,珠履三千称贺,相对醉颜红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水调歌头·尧历庆良月
- 更高而不远,一搭打秋千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满庭芳·若论风流
- 长厚而为难老本,慈仁便是长生箓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壶中天/念奴娇
- 自一而三同祖炁,澄清高上积阳天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·三清殿
- 苟合而异向,世道当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咏怀
- 此能而兼彼,自劳由不量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咏怀
- 谁信而今有忠义,只知七日哭秦庭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走笔送王琪
- 迓高而抚下,酒壶柜食连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表臣见赠
- 自下而磨上,是之谓国风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
- 以诗而酬诗,徒用多少均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答孙直言都官卷
- 去粗而得精,持之莫言倦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
- 十私而五公,岁久害愈炽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史供奉汴口都大
- 虺颈而鸡首,峨峨如有仪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谢鹇和公仪
- 袭香而玩芳,嘉宾会如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原甫新置盆池种莲花菖蒲养小鱼数十头
- 首落而尾掷,衰躯几坠投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哀马
- 家吴而宦彼,风土去几何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陈经秘校之信州幕
- 服彼而习此,养騂安问犁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僧子思以卷来见
- 性同而质殊,何必庄指齐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端式归漳州
- 法明而不苛,可共饰以文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
- 雄赤而雌白,由来不同功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永叔乞药有感
- 趋烦而毁静,此理乃俗辈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
- 恃功而不朝,讨贼以为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观棋大吟
- 隋唐而下贵公卿,近世风波走利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信道而行安有悔,乐天之外更何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欲盖而彰事多矣,尧夫非是爱吟诗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绵绵而若存,用之岂有勤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宇宙吟
- 恶死而好生,古今之常情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无客回天意
- 开闢而来世教敷,其间雄者号真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答人语名教
- 执别而来二十春,忽飞书意一何勤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书寄陈章屯田
- 弃经而任传,儒者固不遵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
- 春夏而来可作诗,虽然可作待何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王安之少卿秋游
- 见风而靡者草也,见霜而殒者赤草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风霜吟
- 见风而鸣者松也,见霜而凌者亦松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风霜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