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7个字的诗句
老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将家就鱼麦,归老江湖边。 -- 出自唐·元结·贼退示官吏
- 谁能家此地,终老可自全。 -- 出自唐·元结·招陶别驾家阳华作
- 年发已从书剑老,戎衣更逐霍将军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上黄堆烽
- 汉庭议事先黄老,麟阁何人定战功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
- 此景一抛吟欲老,可能文字圣朝知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归旧山
- 行歌风月好,莫老锦城间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送许棠下第游蜀
- 久闲时得句,渐老不离禅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赠敬亭清越上人
- 何当向云外,免老别离间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长安书事
- 百四十年庭树老,如今重得见诗人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题上元许棠所任王昌龄厅
- 千灯有宿因,长老许相亲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雨中宿僧院
- 地寒松影里,僧老磬声中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题山僧院
- 羌戎不识干戈老,须贺当时圣主明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再书边事
- 孤吟望至公,已老半生中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喜友人及第
- 若无仙分应须老,幸有归山即合休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金陵晚眺(一作怀古)
- 春归江海上,人老别离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逢庄纳因赠
- 徒思一攀送,羸老荜门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王相公之幽州
- 纵令得官身须老,衔恤终天向谁道? -- 出自唐·薛逢·邻相反行
- 青春枉向镜中老,白发虚从愁里生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追昔行
- 却闲思洞穴,终老旷桑麻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书怀
- 行年忽已壮,去老年更几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
- 长亭古木春先老,太华青烟晚更深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长安寓居寄柏侍郎
- 半生都返性,终老拟安贫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友人话别
- 浮世总应相送老,共君偏更远行多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客洛酬刘驾
- 徒随众人后,拟老一生中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
- 献禽天子孝,存老圣皇情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
- 京华遥比日,疲老飒如冬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宴饯得冬字
- 我闻西汉日,四老南山幽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赠崔公
- 十年天地干戈老,四海苍生吊哭深。 -- 出自清·顾炎武·海上
- 频行识草树,渐老伤年发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剡溪行却寄新别者
- 未甘身世成虚老,大见天心却太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感愤
- 高楼晓凭秋色老,烟容雨气相蒙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寒林石屏
- 好说青山从我老,当分白日与君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和秘校
- 何计脱身来此老,青山白发两忘年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登郡楼
- 回首西城望诗老,此心此性复如何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闲居奉寄几道
- 惜不见其壮,已老吁呵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赠庐山者居讷
- 山野不逢终更老,闾阎无用始为材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韵和人古松
- 荐口不加张柬老,明朝竟放孔戣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代人送常州致仕张待制
- 水寒波刺甲,土老岸髯莎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九曲池悼古
- 行曷为兮天下,老吾身而不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陬操
- 舟吞远海鲸鲵老,饵满平湖网罟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人放鱼
- 记得眉山文翰老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定风波·九日登临有故常
- 是非衮衮书生老,岁月匆匆燕子回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对酒
- 林深受风得,柏老到霜知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
- 平生木上座,临老始相知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夜步堤上三首
- 后饮屠苏惊已老,长乘舴艋竟安归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元日
- 只愁一夜梅花老,看到天明付与春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除夜二首
- 非无拄杖终伤老,负此名山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衡岳道中
- 经行天下半,送老此途间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山斋
- 避地梁鸿不偕老,弄乌莱子若为心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
- 舟前落花慰野老,浦口杜若愁湘君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送张仲宗押戟归闽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