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5个字的诗句
老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 -- 出自唐·贺知章·回乡偶书
- 吟怀未许老重阳,霜雪无端入鬓长。 -- 出自·序灯·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
- 寻章摘句老雕虫,晓月当帘挂玉弓。 -- 出自·李贺·南园十三首
- 袛应瘴乡老,难答故人情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
- 半死梧桐老病身,重泉一念一伤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为薛台悼亡
- 谁料苏卿老归国,茂陵松柏雨萧萧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茂陵
- 去国十年老尽、少年心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虞美人·宜州见梅作
- 昨梦西湖,老扁舟身世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拜星月慢·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
- 少年易学老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偶成
- 绿阴青子老溪桥。羞见东邻娇小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西江月·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
- 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 -- 出自宋·岳飞·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
- 酬乐天咏老见示 -- 出自··
- “窗里人将老,门前树已秋。”全诗赏析 -- 出自唐··
- “丹青不知老将至,富贵于我如浮云。”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 -- 出自··
- “白发催年老,青阳逼岁除”全诗翻译赏析 -- 出自··
- “上山方觉老,过寺暂忘愁。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“向水千松老,空山一磬秋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“无为空自老,含叹负平生。”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“春尽绿醅老,雨多红萼稀。”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思君令人老,岁月忽已晚 -- 出自··
- 岂问渭川老,宁邀襄野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之回
- 征古绝遗老,因名五松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
- 归来问天老,奥义不可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清宝鼎诗
- 愧非黄石老,安识子房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赠饶阳张司户燧
- 赋达身已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风其八
- 相煎成苦老,消铄凝津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草创大还,赠柳官迪
- 地远虞翻老,秋深宋玉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赠易秀才
- 不知忽已老,喜见春风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饯校书叔云
- 白田见楚老,歌咏徐安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赠徐安宜
- 感激黄石老,经过沧海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
- 稽山无贺老,却棹酒船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重忆一首
- 朱颜君未老,白发我先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
- 居士先生老矣,真梦里、相对残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满庭芳
- 长共天难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菩萨蛮·风回仙驭云开扇
- 到即行人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菩萨蛮·峤南江浅红梅小
- 算当年、虚老岩陵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行香子·一叶轻舟
- 美人怜我老,玉手簪黄菊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千秋岁·浅霜侵绿
- 十年不见老仙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西江月 平山堂
- 算当年、虚老严陵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行香子 过七里濑
- 谁似东坡老,白首忘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
- 道人闵我老,元气时卷舒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拟古九首
- 秋节忽已老,苦寒非所堪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
- 摩诘本诗老,佩芷袭芳荪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王维吴道子画
- 举鞭谢父老,正坐使君穷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罢徐州,往南京,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
- 寓形知已老,犹未倦登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归去来集字十首
- 定似香山老居士,世缘终浅道根深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轼以去岁春夏,侍立迩英,而秋冬之交,子由
- 归田不待老,勇决凡几个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迁居临皋亭
- 此邦疑可老,修竹带泉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迁居临皋亭
- 此山吾欲老,慎勿厌求取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白水山佛迹岩(罗浮之东麓也,在惠州东北二
- 明月不解老,良辰难合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