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2个字的诗句
老在第二个字的诗句
- 禅老复何为,笑指孤烟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
- 五老数松雪,只溪落天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过庐山下
- 野老幽居处,成吾一首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山村
- 我老忘家舍,楚音变儿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元修菜
- 公老我亦衰,相见恨不数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景仁留别
- )老弟东来殊寂寞,故人留饮慰酸寒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
- 元老侑坐须眉古,虎臣立侍冠剑长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写御容妙善师
- 我老安能为,万劫付一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乞数珠一首赠南禅湜老
- 木老德亦熟,吾言岂荒唐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种德亭
- 父老借问我,使君安在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
- 此老如松柏,不受霜雪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哭刁景纯
- )老守仍多病,壮怀先已灰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谢郡人田贺二生献花
- 二老长身屹两峰,常撞大吕应黄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刘景文西湖席上
- 归老江湖无岁月,未填沟壑犹朝请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
- 国老安荣心自闲,紫袍金带旧簪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借观睢阳老五图
- 我老多遣忘,得君如再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吊李台卿并叙
- 投老江湖终不失,来时莫遣故人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别黄州
- 父老云: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,王以书遗妃曰:"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陌上花三首(并引)
- 父老云与泗水通,增损清浊,相应不差,时有河鱼出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起伏龙行(并叙)
- 我老多遗忘,得君如再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吊李台卿(并叙)
- 我老此身无着处,卖书来问东家住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豆粥
- 五老数松雪,双溪落天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过庐山下(并引)
- 虽老于梅心未衰,今朝谁赠楚江枝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忆黄州梅花五绝
- 父老四五人,问我久远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羌村三首
- 野老来看客,河鱼不取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
- 故老思飞将,何时议筑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杂诗二十首
- 野老篱前江岸回,柴门不正逐江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野老
- 师老资残寇,戎生及近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见敕目,薛三璩授司议郎,毕
- 故老行叹息,今人尚开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兴三首
- 垂老戎衣窄,归休寒色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初冬
- 故老仰面啼,疮痍向谁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雷
- 垂老恶闻战鼓悲,急觞为缓忧心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薛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
- 将老忧贫窭,筋力岂能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
- 临老羁孤极,伤时会合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得家书
- 至老双鬟只垂颈,野花山叶银钗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负薪行
- 故老仍流涕,龙髯幸再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洛阳
- 吾老甘贫病,荣华有是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野五首
- 归老守故林,恋阙悄延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
- 故老复涕泗,祠官树椅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往在
- 楚老长嗟忆炎瘴,三尺角弓两斛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虎牙行(虎牙在荆门之北,江水峻急)
- 暖老须燕玉,充饥忆楚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独坐二首
- 天老书题目,春官验讨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
- 此老已云殁,邻人嗟亦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
- 垂老孤帆色,飘飘犯百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将晓二首
- 吾老抱疾病,家贫卧炎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棕拂子
- 张老存家事,嵇康有故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赠萧二十使君
- 穷老真无事,江山已定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过客相寻
- 垂老遇君未恨晚,似君须向古人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相逢歌赠严二别驾
- 身老时危思会面,一生襟抱向谁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待严大夫
- 将老已失子孙忧,后来况接才华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裴施州(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