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13个字的诗句
老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呜呼,典午去矣,柴桑归矣,黄花老矣,徵士卒矣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彭泽祭陶靖节祠
- 而今颇觉农为重,说与村村父老听。 -- 出自宋·蒲寿宬·岁旦勉田邻
- 色空已解花光意,香影难随逋老踪。 -- 出自宋·蒲寿宬·赠林愚庵墨梅
- 那知此日还乡处,剩有东轩长老来。 -- 出自宋·赵文·东兴铺二首
- 江南此虫久已无,烦君翦取赠老夫。 -- 出自宋·赵文·题画
- 京浙尘动态,闽峤风霜,不觉催老。 -- 出自宋·赵文·石州慢·京浙尘埃
- 暂舍苍生归定省,回首又看父老。 -- 出自宋·阮槃溪·大江乘/念奴娇
- 金鞍玉勒绮罗茵,梦寐何缘到老身,辛苦沤麻补衾铁,谁知布缕又频征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沤麻
- 月中八万四千宫,不管妖蟆啖老瞳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庚寅元夕月当蚀雨作不见明日奚相士索诗书此
- 青山拄杖尚能否,华发与秋俱老苍。 -- 出自宋·陈纪·寄朱沧洲
- 春风豆蔻抽新绿,夜雨茱萸湿老红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思佳客·家住银塘东复东
- 只怕吴霜侵鬓,叹春深铜雀,空老周郎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声声慢·藏莺院静
- 寻思终是西湖好,且与山僧野老游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言怀
- 渊明白发满头生,肯赋閒情未老成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子野雪后寄和却寄廷玉
- 致身馆阁须公等,曝背庭除任老翁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秋晚斋居
- 姓名不入六臣传,容貌堪传九老碑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句
- 风帘猎猎傍檐斜,问酒来投野老家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九日次程公明韵
- 酒经丹诀非吾事,万卷书藏一老身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集虚书院
- 虱官只合辞归去,鼠腹安能赋老饕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九月八日持螯
- 冷泉亭上参吟畅,飞雪若前哭老同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
- 官舍无毡冷彻骨,省事正宜寻老计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
- 可怜国色天香种,竟落田夫野老家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北村吴园雨中赏牡丹主人留饮
- 吟风海鹤眠清影,敲雪村童认老枝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梅花
- 岁寒重结青青子,培拥皇基不老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万年枝花
- 几眠几醒几清明,万态风流学老成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古柳林
- 一寸柔情千万缕,临镜霜痕惊老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简·酹江月/念奴娇
- 有新可养人生乐,拚取馀年学老莱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仲退示芳洲半居律诗三首并示和章次韵芳洲一
- 画来胜喜归期近,伴我清吟倚老松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二月廿九日收宗玉弟京口画还家有日喜而赋诗
- 闾门行乐送诏华,闲访城阴野老家。 -- 出自宋·陈深·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二首
- 西风趣赴方台约,岩下遥看二老游。 -- 出自宋·陈深·送刘梅溪游句曲
- 阊门行乐送韶华,闲访城阴野老家。 -- 出自宋·陈深·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
- 十分康乐,十分强健,一树壮棒老。 -- 出自宋·刘清之·青玉案·江南十月春风早
- 会须共跨青溪鹤,点易寒窗伴老仙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次韵方虚谷迁居
- 玉京殿里朝元始,金阙宫中拜老君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七言
- 更何须,求大药饵服还丹,长不老,鹤骨仙标无比。 -- 出自宋·李商英·洞仙歌·霓旌降节
- 中兴自是还明主,访旧胡为属老臣。 -- 出自宋·张浚·过严子陵钓台二首
- 枯肠消得三十颗,只恐儿曹赋老饕。 -- 出自宋·张明中·谢惠红桃二首
- 缘君爱我疵瑕少,愿窃仁风寄老身。 -- 出自唐·李幼卿·前年春,与独孤常州兄花时为别,倏已三年矣
- 从横才业耸青冥,出处三朝重老成。 -- 出自唐·李深·送程给事知越州
- 游人莫道归来易,三不曾闻古老言。 -- 出自宋·欧阳詹·出蜀门
- 先时共作三朝贵,今日犹逢七老翁。 -- 出自唐·卢真·七老会诗
- 牝鸡鸣晨有悍妇,孽狐嗥夜有老奴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地浯溪读中兴碑
- 腾身云路五千里,定笑白凫成老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韵答徐尉
- 挥犀议论高流辈,落笔典刑追老成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祝季通韵
- 添丁解事寻王母,内子伤时念老姑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元日书怀
- 红尘飞不到壶天,风月幽怀属老仙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韵杨秘监馆中留题
- 十年学道困穷庐,空有长才重老儒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寄周韶州
- 会须将入深山去,倚看云泉作老夫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南诏朱藤杖
- 芸台四部添新学,秘殿三年学老郎。 -- 出自唐·卢肇·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
- 无谋静国东归去,羞过商山四老祠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题商山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