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13个字的诗句
老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天荒地老无人识。 -- 出自唐·李贺·致酒行
- 泰山不要欺毫末,颜子无心羡老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·其五
- 三冬暂就儒生学,千耦还从父老耕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观村童戏溪上
- 禁烟不到粤人国,上冢亦携庞老家。 -- 出自宋·赵鼎·寒食
- “声来枕上千年鹤,影落杯中五老峰。”全诗翻译赏析 -- 出自··
- 穆陵关北愁爱子,豫章天南隔老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万愤词投魏郎中
- 醉卧欲醒闻淙淙,真欲一口吸老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江西
- 看花叹老忆年少,对酒思家愁老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安国寺寻春
- 分送羹材作眼明,却取细书防老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鳆鱼行
- 眼中犀角真吾子,身后牛衣愧老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狱中寄子由二首
- 汝师岂解言符命,山鬼何知托老聃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五郡
- 脱冠径醉应归卧,便腹従人笑老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
- 昔我尝陪醉翁醉,今君但吟诗老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戏用晁补之韵
- ?王方平谓麻姑云:姑固少年,吾老矣,不复作此狡狯变化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戏和正辅一字韵
- 不惭弄玉骑丹凤,应逐嫦娥驾老蟾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
- 归山岁月苦无多,尚有丹砂奈老何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仲伯达
- 始知不见高皇帝,正似商山四老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乔仝寄贺君六首
- 龙飞甲子尽豪英,尝喜吾犹及老成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
- 帘前柳絮惊春晚,头上花枝奈老何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
- 凄音怨乱不成歌,纵使重来奈老何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席上代人赠别三首
- 赠君一笼牢收取,盛取东轩长老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
- 兴来且作寻安道,醉後何须觅老兵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天圣二僧皆蜀人,不见,留二绝
- 无媒自进谁识之,有才不用今老矣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
- 年年岁岁何穷已,花似今年人老矣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
- 君年甲子未相逢,难向君前说老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
- 年来总作维摩病,堪笑东西二老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钱四寄其弟龢
- 南华珪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龙光长老
- 悬知瑞草桥边夜,笑指灯花说老坡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灯花一首赠王十六
- 眼中犀角真吾子,身後牛衣愧老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予以事系御史台狱,狱吏稍见侵,自度不能堪
- 知君被恼更愁绝,卷赠老夫惊老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章质夫寄惠崔徽真
- 门前欲嘶御史骢,诏恩三日休老翁,羡君怀中双橘红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
- 天工点酥作梅花,此有蜡梅禅老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蜡梅一首赠赵景贶(〔一题:次履常蜡梅韵。
- 一饱便终日,高眠忘百须,无妻老相如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和刘柴桑
- 青眼高歌望吾子,眼中之人吾老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短歌行,赠王郎司直
- 偏劝腹腴愧年少,软炊香饭缘老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阌乡姜七少府设脍,戏赠长歌
- 宋公放逐曾题壁,物色分留与老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岳麓山道林二寺行
- 丈夫盖棺事始定,君今幸未成老翁,何恨憔悴在山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君不见,简苏徯
- 只愁风雨重阳,思君不见令人老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水龙吟·只愁风雨重阳
- 我向东邻曾醉里,唤起诗家二老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念奴娇·是谁调护
- 说剑论诗余事,醉舞狂歌欲倒,老子颇堪哀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见和,用韵为谢
- 莫嫌杖屦频来往,此地偏宜著老夫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鹧鸪天 石门道中
- 一葛一裘经岁,一钵一瓶终日,老子旧家风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水调歌头 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
- 风雨瓢泉夜半,花草雪楼春到,老子已菟裘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水调歌头 送杨民瞻
- 匡庐便是逃名地,司马仍为送老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题
- 同贫同病退闲日,一死一生临老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哭刘尚书梦得二首
- 闲看明镜坐清晨,多病姿容半老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对镜吟
- [分司致仕官中,吉傅、郑谘议最老,韩庶子、刘员外尤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六年立春日人日作
- 辞枝雪蕊将春去,满镊霜毛送老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亭夕望
- 言者不如知者默,此语吾闻于老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读老子
- 可怜月好风凉夜,一部清商伴老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快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