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在第8个字的诗句
缓在第八个字的诗句
- 匀洒农郊偏长麦,缓飘花槛不惊人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奉和御制春雨
- 银钩无一字,何以缓离愁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寄饶州王郎中效李白体
- 纵是逢佳景,那能缓旅愁。 -- 出自唐·无可·夏日送崔秀才游南
- 坐卧常澄湛,连绵缓吸呼。 -- 出自元·刘志渊·南柯子·坐卧常澄湛
- 气清形瘦力不羸,缓步登临快如走。 -- 出自宋·陈藻·黄景咏七十
- 第言三岁始一用,缓而不切非所敦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贺杨枢密新建贡院三十韵
- 急呼千炬夜光起,缓引百柂春波涵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和黄醇甫将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韵
- 承平豫事疑生事,缓急图成岂解成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送程寺丞知和州
- 年来尤爱此,一熟缓千尤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观陵
- 眼中形势胸中策,缓步徐行静不哗。 -- 出自宋·宗泽·早发
- 有恨匆匆别,无期缓缓归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古意
- 霜鬓未闻登翰苑,缓公高步或因诗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
- 菜花篱落谁家酒,缓辔长歌过小溪。 -- 出自宋·叶茵·偶成
- 谁与趣我去,胡不缓旬浃。 -- 出自宋·裘万顷·钱塘别吴长文司理
- 剧谈忘夜永,起立缓杯行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和前韵呈李果州
- 绿杨袅袅草萋萋,缓步行春独杖藜。 -- 出自宋·赵汝鐩·行春
- 青梅如豆子,更可缓临清。 -- 出自宋·许月卿·题项横父临清亭时方生孙
- 象床玉手熨帖平,缓剪轻裁烛花莫。 -- 出自明·张羽·寄衣曲
- 蕙帐便秋睡,沙堤缓晓骢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有旨放八月朔参
- 眼中壮观忽岿然,缓带时来阅干橹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拱北楼(在天津城上,刘宪副所建)
- 总以堂堂去,何容缓缓归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郢中游春曲二首
- 野晴台寺花争发,缓步长吟续楚骚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春兴(四首)
- 长安花尽君亦归,缓辔重来一相访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范道卿赴省试
- 手携竹杖足穿革,缓拨琼花徒步行。 -- 出自宋·陈淳·西征范田遇雪三绝
- 拟共停桡醉天幕,缓歌濯足不回头。 -- 出自宋·陈洎·湖上逢渔者
- 清吹徐徐至,微云缓缓过。 -- 出自宋·陈鉴之·夏夜
- 景入小春方嫩寒,缓行不觉鸟间关。 -- 出自宋·陈文蔚·十月九日同公美践上林之纪回纪实
- 保举甘年进,何妨缓致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凌应兰玉传诗序
- 红垂灯穗倍常明,缓缓晴须作好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元日小雨
- 诏云信汝辨治蜀,缓任威罚先文儒。 -- 出自宋·何郯·益州州学对训堂
- 身长八尺剑三尺,缓带轻裘有设施。 -- 出自宋·李处权·喜贼退
- 百年虽无多,亦稍缓偪侧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感春
- 复怜胡子名空传,缓急由人人肠中乾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功成亦赋短项翁诗复次其韵
- 关防直可防津渡,缓急徒能御盗兵。 -- 出自宋·马之纯·栅塘
- 黄昏却傍灯归去,缓约花期几日看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春寒
- 我当时若见,只缓缓地向他道,谢三娘秤银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范·布袋赞
- 牛背牧儿心最乐,缓吹桐角过前溪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即景
- 事过清眠足,心宽缓步宜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丙子兵祸台温为烈宁海虽经焚掠然耕者不废丁
- 豫储当采三年艾,缓计空寻六日蟾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端午感怀
- 溪山潇洒最宜秋,缓步何须百尺楼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木芙蓉
- 閒来洞口访刘君,缓步轻抬玉线裙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题马远画册五首
- 閒来洞口访刘君,缓步轻抬玉线裙。 -- 出自宋·宋光宗·题张萱游行士女图
- 当轴谐人望,谋边缓主忧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留台蔡资政见示嘉章且有花时之约忽蒙除代恨
- 木落天清岚翠开,缓将脚力试崔嵬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三游洞之外俯瞰峡江酷似钓台
- 几许弥缝力,初无缓急弦。 -- 出自宋·唐士耻·代赵寺上韩平原生辰五十韵
- 知君已作东山兴,缓步何辞十里阡。 -- 出自宋·卫博·次韵张君倚春郊且速东山之游
- 日毂过亭午,金徒缓报衙。 -- 出自宋·卫泾·皇帝合端午帖子
- 远烦招隐费长吟,缓急方知故旧心。 -- 出自宋·吴可·谢友人约居横林
- 林宗乌帻任欹倾,缓带荷风拂面清。 -- 出自宋·席羲叟·次令衿游玉壶高咏十绝·解衣磐
- 西游金泉来,登山缓归轸。 -- 出自宋·薛绍彭·云顶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