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在第6个字的诗句
红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更无一点殷红色,叶底青梅已可尝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绝句二首
- 绿衮溶溶日,红飞寂寂春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发金陵折柳亭二首
- 江南桃李尽,红紫到百草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与潘仲达二首
- 冰留檐旧滴,红到杏新梢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腊日四首
- 更将梦逐残红去,遍入长安百万家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
- 青芒缀蒲柳,红粒妆桃李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正月二日探春
- 仲春卉木丽,红绿晚明灭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登双溪阁
- 循除撷新秀,红紫间疏密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书馆直舍
- 苍禾荒霁泽,红树表霜川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谒告之楚出都间晚泊
- 绿暗野初秀,红干风更吹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和应之雨中见怀之作
- 金凤汝婢妾,红紫徒相鲜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自淮阴被命守宣城复过楚雨中遇道孚因同诵楚
- 传闻利器来红毛,大食日本羞同曹。 -- 出自近代·秋瑾·红毛刀歌
- 晚营严鼓角,红叶拂旌旗。 -- 出自唐·马戴·幽上留别令狐侍郎
- 几番画角催红日,无事沧洲起白烟。 -- 出自宋·米芾·望海楼
- 何须明月夜,红烛在华堂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陪少师李相国崔宾客宴居守狄仆射池亭
- 山斋留客扫红叶,野艇送僧披绿莎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赠茅山高拾遗
- 翠烟秋桧耸,红露晓莲披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奉命和后池十韵
- 紫蒲低水槛,红叶半江船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夜归丁卯桥村舍
- 碧宵传凤吹,红旭在龙旗。 -- 出自唐·杨巨源·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
- 凤城初日照红楼,禁寺公卿识惠休。 -- 出自唐·杨巨源·送定法师归蜀,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
- 自传芳酒涴红袖,谁调妍妆回翠娥。 -- 出自唐·杨巨源·相和歌辞·大堤曲
- 十二街如市,红尘咽不开。 -- 出自唐·卢延让·寒食日戏赠李侍御
- 佛刹接重城,红楼切太清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红楼下联句
- 绿笋总成竹,红花亦成子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古意
- 素壁寒灯暗,红炉夜火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早发中严寺别契上人
- 朱绂惭衰齿,红妆惨别筵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
- 龙盘藻井喷红艳,兽坐金床吐碧烟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金城宫
- 闲听别鸟啼红树,醉看归僧棹碧流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
- 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 -- 出自唐·朱庆余·近试上张水部
- 绿渚传歌榜,红桥度舞旂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
- 更思深径挼红蕊,政待移厨洗玉盘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
- 三仙一一驾红鸾,仙去云闲绕古坛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题都庆观
- 白烟横海戍,红叶下淮村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陆明府之盱眙
- 层台金碧惹红霞,仙掌亭亭对月华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宫词百首
- 银泥殿里嫌红烛,教近龙床著火珠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宫词百首
- 满庭诗境飘红叶,绕砌琴声滴暗泉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韦处士郊居
- 碧波微荡漾,红萼竟芬芳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应制赏花钓鱼
- 不须更要千红翠,醉眼灯前已乱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和孙守
- 紫梨半熟连红树,碧藓初圆乱缥墙。 -- 出自宋·钱惟演·小园秋夕
- 绮蒂桃初熟,红心草欲披。 -- 出自宋·钱惟演·宣曲二十二韵
- 风流官职称红莲,花发多同太守筵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河中王专推官兼呈知府孙学士
- 风清月白树红时,无奈重城隔闰师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暮秋怀闰师
- 文君酒旨停红旆,神女云从慝绣衣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赠西川御史薛端公益州司理刘大著陕路运使
- 虽胜斑竹与红藤,绝远羸躯岂易凭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谢益州司理刘大著寄惠筇竹杖
- 秋意满芙蓉,红映小园丛竹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好事近·秋意满芙蓉
- 便使樽前化红袖,不妨笑杀话旌阳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明老惠炭戏以二小诗
- 翠深穿小径,红湿动迷花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易安斋
- 皱绡池影泛红蔫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虞美人·轻衫倚望春晴稳
- 写天人、方瞳红颊,共宾笑语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金缕曲/贺新郎
- 里湖通、十里红香,画桡齐举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金缕曲/贺新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