箫在第6个字的诗句
箫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何由收积潦,箫鼓赛西成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苦雨
- 幡翣离三殿,箫笳接两都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仁宗皇帝挽诗十首
- 休晕绣,罢吹箫,貌逐残花暗凋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望远行·春日迟迟思寂寥
- 日暮松风来,箫声生左右。 -- 出自宋·李华·仙游寺(有龙潭穴、弄玉祠)
- 缇油泛行幔,箫吹转浮梁。 -- 出自唐·上官仪·奉和秋日即目应制
- 江烟日午无箫鼓,直到如今咏四愁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题张衡庙
- 个中人是吹箫侣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玉楼春
- 调鼎名家,吹箫贤胄,新卜凤皇佳繇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夜行船·百尺雕堂悬蜀绣
- 交鼓兮緪瑟,箫锺兮瑶簨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九效·慈宁
- 幔亭落日笙箫远,毛竹连云洞府深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游武夷山
- 闾阎多喜气,箫鼓送芳樽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韵
- 杜人间、儿女箫笙。 -- 出自宋·史达祖·夜合花·冷截龙腰
- 婵娟影里,玉箫吹断碧芙蓉。 -- 出自宋·袁去华·水调歌头·一叶堕金井
- 曲屏端有,吹箫人在,同倚暮云清晓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永遇乐·飞观横空
- 衣冠尘亦暗,箫鼓祭全疏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
- 吟香醉雨,吹箫门巷,飘梭院宇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水龙吟·舞红轻带愁飞
- 记少年游处,箫声巷陌,灯影帘栊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甘州/八声甘州
- 醉墨题香,闲箫横玉尽吟趣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长亭怨慢·记千竹
- 凤城春好,玉箫金管姿游盘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望月婆罗门引
- 三山安在,玉箫吹断明月! -- 出自元·赵秉文·大江东去 用东坡先生韵
- 寒窗一闭秦箫月,惹得人呼燕子楼。 -- 出自明·呼文如·送生后还李楼
- 但传秦女吹箫谱,不咏湘灵鼓瑟辞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安乐坊倪氏女少日曾识之一别十年矣岁晚与其
- 帆影江沉寺,箫声月到城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送句容刘少府回扬州
- 岂如汾水上,箫鼓事游娱。 -- 出自唐·苏颋·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
- 汀洲归棹晚,箫鼓杂汾讴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
- 嚣尘暗天起,箫管从风飏。 -- 出自唐·郑世翼·登北邙还望京洛
- 秋风嵩少路,箫鼓有余哀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
- 旌旆低寒色,箫笳惨夕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二首
- 舞曲依鸾殿,箫声下凤楼。 -- 出自唐·李怀远·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
- 马向铺钱埒,箫闻弄玉台。 -- 出自唐·宗楚客·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
- 琴曲悲千里,箫声恋九天。 -- 出自唐·韦元旦·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
- 烟云迷北阙,箫管识南邻。 -- 出自唐·长孙正隐·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
- 泉声迥入吹箫曲,山势遥临献寿杯。 -- 出自唐·岑羲·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
- 岁岁汾川事箫鼓,朝朝伊水听笙簧。 -- 出自唐·司马逸客·雅琴篇
- 笳声出虏塞,箫曲背秦楼。 -- 出自唐·郑愔·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
- 常闻嬴女玉箫台,奏曲情深彩凤来。 -- 出自唐·沈颂·春旦歌
- 万舞当华烛,箫韶入翠云。 -- 出自唐·令狐峘·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
- 元臣葬礼盛,箫吹朔风悲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王岐公挽词三首
- 凄凉颍川路,箫鼓诉南风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韩献肃公挽词三首
- 天醴尧觞举,箫韶舜乐陈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谢赐御书诗五言十韵
- 大家吸月当箫笙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浣溪沙
- 青春将暮,玉箫声在何处。 -- 出自宋·郭世模·念奴娇·光风转蕙
- 向来弄影对箫鼓,楚山高深自云雨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记扬州旧事
- 山城灯火笙箫杳。 -- 出自宋·韩淲·桃源忆故人·杏花雨里东风峭
- 隔前村、数声箫鼓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扫花游/扫地游
- 春风楼上玉箫声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礼·浣溪沙·一见郎来双眼明
- 悲欢更盈耳,箫鼓和铙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晓
- 蓬窗醉梦惊箫鼓。 -- 出自宋·谢逸·青玉案·芦花飘雪迷洲渚
- 不见弄玉吹箫,尊前空对此,清光堪掬。 -- 出自宋·韩驹·念奴娇·海天向晚
- 去年联马听箫鼓,今也恨不同此行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送陈季常判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