箫在第10个字的诗句
箫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几千年、同亭祠下,赛神箫鼓。 -- 出自元·郑*·金缕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过却元宵了,何处拥笙箫。 -- 出自元·周权·水调歌头 庆寿
- 漏泄春光无次第,不须箫鼓更相催。 -- 出自明·曹学佺·壬午除夕四首
- 长堤细柳隐虹桥,弄笙箫,伴渔樵。 -- 出自明·沈泓·江城子 村居
- 省户沈沈奉秘斋,通宵箫唱九天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夜坐二首
- 遇扇还闻曲,逢台即听箫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都下灯夕
- 为报金吾休禁夜,太平箫鼓宴钧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晏尚书宣德门侍宴观灯
- 关外春来亦可怜,平明箫鼓浊河边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祭春偶作呈通判职方
- 昔记神皇驻六龙,横波箫鼓沸天中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流杯亭
- 人间砧杵催寒事,郭外箫笙逐土风。 -- 出自宋·杨蟠·朝宗门
- 一簇莲灯亦可观,隔墙箫鼓二更残。 -- 出自宋·叶茵·元夕
- 山人不识虞庭乐,疑是箫韶秦九成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云边即事
- 愿及行春更一年,中流箫鼓振楼船。 -- 出自宋·方凤·三吴漫游集唐
- 却忆莺花亭外路,太平箫鼓沸春声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栝城
- 九苞自是冲霄物,曾为箫韶一出来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游九锁山·凤洞
- 隔林幢影招青鸟,出洞箫声送彩鸾。 -- 出自明·方勉·题黄山
- 当日英雄无复见,此时箫鼓有谁閒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北固山
- 夙御鱼轩驾,和鸣凤管箫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范令人生日
- 形模岂称侍承明,不愿箫韶听九成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杨国材韵
- 跨鸾时过宣平老,明月箫声在半空。 -- 出自宋·陈鉴之·题问政山
- 松吟泉漱人仙去,犹想箫声落旧坛。 -- 出自宋·陈洵直·天坛
- 自余不知名,喧呼杂竽箫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
- 高宴柏梁词可爷,横汾箫鼓乐难穷。 -- 出自宋·刁衎·汉武
- 台殿黄金锁,神仙碧玉箫。 -- 出自宋·丁先民·游大涤
- 桂酒椒浆奠瑶玉,鼓迎箫送鸾凤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离骚九歌图
- 熙然伏运庆当千,初见箫韶被管弦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虞宪按乐致语
- 桃花烂熳春溪暖,紫玉箫沉月树昏。 -- 出自宋·葛闳·桐柏观
- 雅淡风光近上元,迎神箫鼓自年年。 -- 出自宋·葛绍体·乐清道中二首
- 锦屏相望不千里,音中箫韶有人识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当可台邓士将赴类试作诗饯之因效其体
- 何必红尘污人后,始从箫鼓看繁枝。 -- 出自宋·黄彦平·三月十三日步至杏亭
- 松风如起予,间以笙与箫。 -- 出自宋·李谨思·补疏斋题鹅湖
- 家家曲里调鹦鹉,处处箫声引凤凰。 -- 出自明·李奎·阳春曲·三月江南春草芳
- 邻老相邀趁秋社,神巫箫鼓欢连夜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村家引
- 竹屋绳桥自有村,牛山箫笛不堪闻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吴容州仲一挽词
- 沄鹊漏传云外观,凤皇箫奏月中台。 -- 出自宋·丘濬·金陵即事
- 河东五色真毛羽,九奏箫韶看一鸣。 -- 出自宋·史尧弼·公肃在东南三有书来未报闻其除司直以诗寄贺
- 临风放出丹山凤,多谢箫韶奏九成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颂古五十五首
- 积翠湖心迤逦长,洞台箫寺两交光。 -- 出自宋·释赞宁·寄题明月禅院二首
- 稍待月明风细细,卧吹箫管学坡仙。 -- 出自宋·孙大雅·泊吴江寄僧
- 石马只耳梦偶灵,神祠箫鼓何铿铿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峡中歌
- 咀盘嚼诘继雅颂,音被箫诏记之变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寄山臞滕主簿
- 艳日绮罗香上苑,沸天箫鼓动瑶台。 -- 出自宋·王操·洛阳春
- 满城菡萏官同乐,午夜箫歌社降神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元夕夜与戎琳殊三老僧对棋琳请作诗赋之
- 绮窗人静月明夜,能作箫台九凤声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宫词
- 却羡黄冠无一事,卧听箫吹落云边。 -- 出自宋·谢岳甫·大涤洞天留题
- 买得扁舟载月明,喜它箫鼓已归城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孙·月夜泛湖
- 匹马招提晚憩鞍,前村箫鼓饯余寒。 -- 出自宋·周焘·题罗汉院小阁
- 灯火楼台锦绣筵,谁家箫鼓夜喧阗。 -- 出自元·丁鹤年·元夕
- 复忆松云老文学,醉乘箫凤肯相过。 -- 出自元·瞿智·柬熊松云
- 此地酒帘邀我醉,隔船箫鼓送人归。 -- 出自元·郭麟孙·三月三日重游虎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