筝在第5个字的诗句
筝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宛然七弦筝,动与世好逐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破琴
- 羌笛与秦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废琴
- [思黯远寄筝来,先寄诗云:但愁封寄去,魔物或惊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
- 十二学弹筝,银甲不曾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无题
- 纤指醉听筝柱促,长檠时看烛花摧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合江夜宴归马上作
-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,五色缠弦十三柱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秦筝歌,送外甥萧正归京
- 抚节弹鸣筝。 -- 出自魏晋·曹植·弃妇诗
- 雪封青竹筝,雾失白藤舆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挽谢母安人胡氏
- 冷冷无弦筝,汹汹自鸣鼓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芗林五十咏·听水亭
- 未知立玊筝,何似立江千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同主簿叔暮立
- 玉箫改调筝移柱,催换红罗绣舞筵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宫词
- 满堂洗尽筝琶耳,请师停手恐断弦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
- 危柱鸣哀筝,知音初见求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再作答徐天隐
- 不关秦女筝声怨,自趁招贤浚上旌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
- 可怜锦瑟筝琵琶,玉台清酒就君家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杂曲歌辞·渭城少年行
- 可怜锦瑟筝琵琶,玉台清酒就倡家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渭城少年行
- 玉指弄秦筝。 -- 出自唐·陈子昂·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
- 记月榭鸣筝,露桥吹笛,说着也眉皱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清明感旧
- 虚室有秦筝,筝新月复清。 -- 出自唐·王湾·观搊筝(一作祖咏诗)
- 伴夜月银筝凤闲,暖东风绣被常悭。 -- 出自元·关汉卿·【双调】沉醉东风
- 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,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,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。 -- 出自元·关汉卿·【南吕】一枝花 不伏老
- 闻道近来,筝谱慵看,金铺长掩。 -- 出自宋·吕渭老·选冠子·雨湿花房
- 道人洗净筝琶耳,睡起一声黄栗留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绿阴
- 已洗从前筝笛耳,岂堪奉缶杂倕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赵同年赠示进退格
- 援琴操,促筝柱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贺新郎·鬓雪今千缕
- 聊洗净,笛筝耳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贺新郎·过眼光阴驶
- 月高夜鸣筝,声从绮窗来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闻筝作
- 欲洗世间筝笛耳,为言千斛不须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夜听刘昭远弹琴
- 化作斜行筝上字,长弹幽恨隔纱窗。 -- 出自元·倪瓒·竹枝词二首
- 中妇善调筝,清歌似罗敷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三妇词
- □翻作、锦筝新谱。 -- 出自元·张翥·金缕词 送王季境还广陵
- 银甲卸弹筝,花从玉指生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绀甲丽人
- 四海纷纷筝笛耳,谁识子期志流水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·纪德十一首
- 小妇调鸣筝,切切声相续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长安有狭斜行二首
- 我今对秦筝,听之亦藐藐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听筝
- 归雁不如筝上柱。 -- 出自宋·高观国·凤栖梧/蝶恋花
- 怕泪落、瑶筝慵拊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贺新郎·怕听黄昏雨
- 羞阮凤,怯筝鸾。 -- 出自宋·许棐·更漏子·泪淹红
- 嫌聒耳,?筝戛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满江红·人似梅花
- 尽洗盈耳筝竽音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莺花吟为良友作
- 君试按、秦筝未必如钟吕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摸鱼儿·问长江
- 怅倦理鸾筝,朱弦空暗,强临鸳镜,锦带闲垂,别后两峰眉恨,千里心知。 -- 出自宋·陈允平·风流子·阑干休去倚
- 客来洗予筝笛耳,清圜琅然散百忧。 -- 出自宋·马廷鸾·题王氏琴清堂
- 羞对钗燕筝鸿,胭脂暗弹泪。 -- 出自宋·向希尹·祝英台近·晓帘栊
- 流恨入寒筝,离合君臣良苦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法曲献仙音
- 凭谁向、一筝过雁。 -- 出自宋·黄公绍·花犯·翠奁空
- 念锦屋瑶筝,却伴闲云住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摸鱼儿·爱青山
- 一洗平生筝笛耳,极知绿绮有遗音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何元清韵九绝
- 肯来洗我筝笛耳,{壓土换木}丝古曲弹南风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韵答徐尉
- 小玉偷移筝上雁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贞·河传·春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