筝在第11个字的诗句
筝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
- 香帏风动花入楼,高调鸣筝缓夜愁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龄·青楼怨
- 东山老,可堪岁晚,独听桓筝。 -- 出自宋·叶梦得·八声甘州·寿阳楼八公山作
- 此生若遇邢和璞,方信秦筝是响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破琴诗(并引)
- 政尔良难君臣事,晚听秦筝声苦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贺新郎·下马东山路
- 漫细字、书满芳笺,恨钗燕筝鸿,总难凭托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解连环·泪淹妆薄
- 一点凄凉愁绝意,谩道秦筝有剩弦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破阵子·海上蟠桃易熟
- 来岁一株应百朵,只今紫筝绕根须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晓看牡丹呈彭仲庄
- 尺许新条长杏栽,文余班筝出墙隈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晚春即事二绝
- 孤舟微月对枫林,分付鸣筝与客心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龄·听流人水调子
- 尘埋粉壁旧花钿,乌啄风筝碎珠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连昌宫词
- 绿柱频移弦易断,细看秦筝,正似人情短。 -- 出自宋·晏几道·蝶恋花·碧草池塘春又晚
- 小莲未解论心素,狂似钿筝弦底柱。 -- 出自宋·晏几道·木兰花
- 前声后声不相及,秦女学筝指犹涩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听莺曲
- 花漂涧谷来应远,石激琴筝久未休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
- 何时复看清虚会,醉听蓁筝促柱声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王定国寄刘贡父
- 愁来欲奏相思曲,抱得秦筝不忍弹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代闺人答轻薄少年
- 杨花零落月溶溶,尘掩玉筝弦柱,画堂空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虞美人·春山拂拂横秋水
- 杨花零落月溶溶,尘掩玉筝弦柱、画堂空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虞美人·玉钩鸾柱调鹦鹉
- 金笼鹦鹉怨长宵,笼畔玉筝弦断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酒泉子·庭树霜凋
- 人非风月长依旧,破镜尘筝,一梦经年瘦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忆江南·云岁迎春楼上月
- 人非风月长依旧,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忆江南(二首,与本调不同)
- 堪爱晚来韶景甚,宝柱秦筝方再品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玉楼春
- 随意落平沙,巧排作、参差筝柱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长亭怨慢·雁
- 斜阳院宇,任蛛丝罥遍,玉筝弦索。 -- 出自宋·蒋捷·白苎
- 七叶貂禅连凤阙,坐拥银筝翠袖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贺阮亭三十
- 轻敲金奏当窗外,闲拨银筝向枕边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和黄体方伴读新蝉韵
- 上前奏笛串奴髯,自倚哀筝咏刺谗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读桓伊传
- 犀钱汤饼未免俗,琵琶与筝当合弹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戏韩子师
- 依稀王谢鸣珂里,仿佛秦筝云母屏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清溪阁交胡仲蓄芳韵
- 胡奴帐下出琵琶,复拊银筝与相和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
- 孤帆早晚离三楚,闲理钿筝愁几许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酒泉子·寂寞青楼
- 梁州新曲初就,锦瑟按银筝。 -- 出自宋·陈德武·水调歌头·日色隐花萼
- 江南倦客惨不乐,鸣笛哀筝乱人耳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锦城秋暮海棠
- 佳人为我,垂手凄怨理秦筝。 -- 出自宋·赵彦端·水调歌头·山色望中好
- 鱼吹绿酒常双跃,雁列瑶筝不独飞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席上赋
- 紫绡挥断泪阑干,窗下秦筝独自弹。 -- 出自明·谢榛·春怨
- 金丸挟弹章台左,宝骑闻筝太液傍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结客少年场行
- 羞将离恨向东风,理尽秦筝不成曲。 -- 出自唐·姚氏月华·相和歌辞·怨诗二首
- 乃知此语未必然,李周弹筝听不足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李周弹筝歌(淮南韦太尉席上赠)
- 春禽遭冻息交交,不及风筝迭递敲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李簿携具用前韵和之
- 名园天气更须新,况有弹筝甲用银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上巳恐可回舟略访子长园亭然未敢为宿诺
- 三十六梯人不到,独唤瑶筝。 -- 出自宋·韩疁·浪淘沙·裙色草初青
- 替却燕姬皓齿,洗尽人间筝笛。 -- 出自宋·卓田·酹江月/念奴娇
- 何人金屋,巧啭歌莺,慢调筝雁。 -- 出自宋·赵以夫·烛影摇红·乍冷还暄
- □朱阑,不了销凝,移损秦筝柱。 -- 出自宋·胡翼龙·徵招
- 文窗窈窕鲛绡绿,卧按古筝横漆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听筝
- 痴儿弄镜时翻背,小妇弹筝不识腔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过李山人居
- 酒醒休扶上马,为君一洗筝琶。 -- 出自元·顾阿瑛·清平乐 题桐花道人卷 桐花道人吴国良雪中
- 独怜鹦鹉知人意,故傍银筝索荔枝。 -- 出自·袁华·无题拟李商隐(四首)
- 东第贵官鼓吹,北里市尘筝笛,适意各忻荣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水调歌头 宴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