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13个字的诗句
端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鹤发垂肩尺许长,离家三十五端阳。 -- 出自唐·殷尧藩·同州端午
- 鹤发垂肩尺许长,离家三十五端阳 -- 出自·殷尧藩·同州端午
- 病客巧闻床下蚁,痴人强觑棘端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
- 裁缝云雾成御衣,拜跪题封向端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惜别行,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
- 李杜操持事略齐,三才万象共端倪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漫成五章
- 养气颓然似木鸡,谤谗宁复问端倪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次韵范参政书怀
- 炊突映茅庐,日暮烟惨惨,忍穷端已熟,抚事空自感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
- 流汗未乾衣上雨,大声已发鼻端雷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午睡
- 八月黍可炊,五月麦可磨,一饱端有余,努力事舂簸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当食叹
- 落落要居流俗外,兢兢恐堕异端中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北窗怀友
- 病来一滴不饮酒,但嗅菖蒲作端午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建宁重五
- 侭更深、款款问伊,今后敢更无端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锦堂春·坠髻慵梳
- 锺山石城已寂寞,只见江水云端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
- 保宁复在最佳处,水光四合无端倪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送僧归保宁
- 单于陪武帐,日逐卫文lq.端扆朝四岳,无为任百司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幸武功庆善宫
- 纷纷落尽泥与尘,不共新妆比端正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寒食日出游
- 不待清风生两腋,清风先向舌端生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陈蹇叔郎中出闽漕,别送新茶。李圣俞郎中出
- 天子临轩四方贺,朝廷无事唯端拱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·蛮子朝
- 賸有晚愁归别浦,已无春梦到端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赠黄终晦
- 身入醉乡如避秦,醒时尘事百端新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观化十五首
- 晁子智囊可以括四海,张子笔端可以回万牛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以团茶洮州绿石砚赠无咎文潜
- 裴友西来咏古风,驱驰万象笔端空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和裴仲谋雨中自石塘归
- 公持姓名动人主,祓饰宁嫌笔端挫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送陈商学士
- 法曲世人听未足,却迎朱辇下端闱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
- 摩挲两眼摺纸衾,人道今辰正端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端午述怀
- 本意买舟归楚国,此行为砚访端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初至肇庆府砚岩
- 莫问当年老沈翁,先生默契真端的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
- 寰宇清夷,元宵游豫,为开临御端门。 -- 出自宋·赵佶·满庭芳·寰宇清夷
- 三春并向指下生,万象争分笔端势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马秀才草书歌
- 鼓声阗阗众戏屯,百仞太华临端门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韵
- 步趋群吏怪眼眉,云生海面无端涯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观杨之美画
- 特送盘蔬还会否,与公新酿斗端方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石芥
- 楝花角黍五色缕,一吊湘累作端午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端午观竞渡曲江
- 迩来诸子复秀发,曾未几见加端章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
- 郤行奋臂吾甚武,明日淮南作端午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蝇虎
- 称闲心、管领昨夜天风,吹送□,端的琅音恰到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洞仙歌·清溪带竹
- 海国新年雾雨凄,茫茫愁绝失端倪。 -- 出自当代·钱钟书·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
- 晴缸红花久未落,耿耿秋思饶端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夜分不寐二首
- 我丈风流元佑枝,晴轩雨雹笔端迷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
- 从今后、南来幽梦,应随月度云端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八节长欢
- 势利拘牵无已时,超然真乐绝端倪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次韵
- 识破假躯端的假,研穷真性的端真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十报恩
- 东错侯,自言安,仙华玉寿浮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邓林·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
- 不啻海涵胸次大,犹贤泉涌笔端清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送夏国宝
- 东西决流二本非,左右逢原两端是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题冯行之双溪书房
- 酒发诗豪不宜搜,风月自与毫端谋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题张仲寅甘老堂
- 楼上角声山上月,共人割据一端愁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枕上
- 昨夜梦垂今日泪,一机素胜十端缣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村馆寒夜忽忽不乐学古乐府当句对
- 太湖之阳景绝奇,乾坤轩豁呈端倪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云锦堂
- 士子比之常相国,吏民道是蔡端明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送吴时父侍郎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