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在第6个字的诗句
突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破苔方挺出,突屋已长身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新竹
- 骤对碧云成突兀,忽看快雨洒缤纷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八月二十六日雨后呈沅陵教授
- 纡余直陂陁,突兀对偃蹇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题彦真天开图画
- 也不是、峥嵘突兀。 -- 出自宋·陈亮·三部乐·入脚西风
- 陡起为表著,突兀数寻仞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灵岩
- 空多贾谊学,突过马周年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薛子舒罢官久无所授端明得谢始换承务郎
- 团团转兰枻,突见龙棹头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浣花即席
- 仙槎尚有楼突兀,荡漾万顷风涛中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青山高为宋郎中德之作
- 忍较功兮曲突,莽苍狗兮白云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拟九颂·峨峰书院
- 立朝无刚容,突梯仍脂韦。 -- 出自宋·王迈·温陵万安桥谒忠惠蔡公祠堂留题
- 列岑银铸增突兀,千林楮刻森玲珑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和催雪
- 长意孤山访突兀,径度平湖浮碧绀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探梅
- 兹辰快移步,突觉沈疴愈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春游
- 徘徊想旧历,突突起沙屿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甲戌武康大水净林寺山门殿屋悉皆倒敝
- 把住赤乌魂,突出银蟾魄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又记
- 快马万蹄迸突而凭凌,灵鼍百面澒洞而砅砰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大水行
- 寒姿数片奇突兀,曾作秋江秋水骨。 -- 出自唐·张碧·题祖山人池上怪石
- 寒姿数片寄突兀,曾作秋山秋水骨。 -- 出自唐·张碧·题祖山人池上怪石
- 鹿门山上寺,突兀尽无尘。 -- 出自唐·裴说·鹿门寺
- 崔嵬灵岩山,突兀姑苏台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姑苏怀古(和陈惟寅韵)
- 饱扬鹰已怒,突出蚁相连。 -- 出自近代·陈三立·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
- 黄檗寺前犹突兀,祖师塔外别安排。 -- 出自宋·陈藻·黄檗香炉峰
- 时于土坎间,突出两眼睛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虾蟇
- 兹行亦奇事,突兀肯相供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岭上见大江及匡庐诸峰
- 相期爱蜩甲,突兀看穹林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绍兴送妻弟任县尉归邵武二首
- 两家各有子,突过阮始平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杨侍郎之侄有文刘左史之娅靖之携文见过
- 常胜或倒戈,突出或擅场。 -- 出自宋·赵师秀·官田之集翁聘君失期陈伯寿赋诗率尔次韵
- 三峰敛神秀,突兀超尘寰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
- 卫家武刚扞突骑,马家偏厢走羌夷。 -- 出自宋·乐雷发·胡料院出示车攻图仍索俚作
- 万间君雅志,突兀倚晴空。 -- 出自宋·许月卿·晓幄
- 手披荒榛得突兀,中有窳处成樽罍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韵苏翰林西山诗
- 东望乌牛峰,突起如伏鼋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凌云寺
- 崔嵬通上界,突兀动地枢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上巳日游延平修禊洞
- 跳波夹乱石,突兀寒如堆。 -- 出自宋·陈肃·投龙潭
- 地拔鹅峰长突兀,天教老子得蹒跚。 -- 出自宋·陈文蔚·和赵忠州园亭落成宴客三首·自为堂
- 龙门逸步已突兀,凤穴神彩尤昭融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张义立制干赴阙探韵得东字
- 阁跨剑池飞突兀,路盘石壁转欹斜。 -- 出自宋·范宜·游虎丘
- 翩跹果下马,突兀眼中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春日马上遇黄国宝应犀
- 繄此水中岑,突兀颇似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南行十二首
- 薰风吹此句,突过一春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首夏二首
- 仿佛汉阳树,突兀吴王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登高临大江
- 洛中二程忽突起,乃有明道与伊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程桂轩子方还罗治先墓
- 十驾日不已,突过骐骥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题陈宗鲁东山书塾
- 客行何来身突兀,作字不媚诗有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赠砚工杨全长句
- 一□孤掌青突兀,群峰九锁翠盘旋。 -- 出自宋·韩松·游洞霄
- 缥缈百尺台,突起凌半空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青羊宫
- 千载鳞鬣古,突兀成老龙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葛仙宅
- 祠亭丰碑高突兀,岁纪神{上鹿下加}魏所篡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和朱公掞祷雨五龙庙
- 石作双门何突兀,山为九锁自回环。 -- 出自宋·李彙·游洞霄
- 兹峰名天下,突兀真绝奇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同游岳麓道遇大雪马上次敬夫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