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在第6个字的诗句
突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眼边安得有突兀,复似天地初开辟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题明发高轩过图
- 前行後浪促,突起旁抶射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梁山泊
- 风席起尘晨突冷,坐看鸟迹破苍苔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秦少章见过
- 浮屠似玉笋,突兀倚重云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雪
- 一理黄金宫,突兀清江湄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赠禧上人
- 功向清朝终突兀,寿同皇祚合连延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寇相公生辰二首
- 芳草路中车突兀,落花风里旆悠飏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钱国博知坊州
- 峥嵘晦翁字,突兀大参碑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书高塘庵
- 仰视孤刹起,突兀疑神扶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答和叔城东寻春
- 往往仙人槎,突然忘槁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寄苏子美
- 苍碑剥龙螭,突兀古殿侧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遗吴冲卿大飨碑文
- 劫不能向移突兀,子衿正合勉藏修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题学宫壁
- 风帆等骏马,突出不受羁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江上遣心
- 拦门饿犬,撑突走跳如飞。 -- 出自元·丘处机·芰荷香 乞食
- 不遇大商空突晓,日高犹听打三更。 -- 出自宋·释安永·颂古三十一首
- 颜子园中亭突兀,远横一水近三木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题颜庆远三友亭
- 为山无麓趾,突兀便可乐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
- 宛如小滕国,突过大冯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送孙明府
- 诘屈九曲屏,突兀十二楼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
- 低回倾北斗,突兀起东闽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提刑司封以邻霄台佳什垂示辄成拙篇以登厚贶
- 骁师驰建邺,突骑出皇都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闻我师大捷骑宵遁上时宰五十韵
- 空神回飚避突兀,海门排霄岌相扶。 -- 出自宋·李吕·题焦山寺
- 开图九骏立突兀,摸索知是真龙儿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明皇九马图
- 金绳小金山,突兀一峰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天宁因上人韵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绳山
- 蛮娃作歌语突兀,李卿之音更明白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李卿琵琶引
- 陈王方避暑,突兀殿中央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咏冰
- 此故不嫌我,突兀蒙相知。 -- 出自唐·卢仝·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·石答竹
- 雨水摧激势突兀,夭矫出饮沧江流。 -- 出自宋·刘敞·岸旁倒树
- 茅屋关心句突兀,藜羹不糁胸崔嵬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怀子苍
- 邅回步西径,突兀出峭壁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张公洞
- 忽惊秀逼人,突兀平地起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游灵岩
- 路回屹阴崖,突兀耸苍翠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
- 淮春之楼高突兀,凭栏小耐寒如割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喜雪六首
- 武刚环貔貅,突骑骛陵陆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草鞋夹
- 狭岸束洪流,突怒起不平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三山矶
- 大江碍崇山,突起作湍悍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采石渡
- 凄凉论阀阅,突兀擅声称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·寄张次夔县丞
- 马蹄飞电疾,突过板桥霜。 -- 出自宋·阮阅·题宣风驿
- 只今中夜梦,突怒见潮波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又和
- 台山台招人,突兀城南隅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
- 飞来一峰横突兀,竞秀万壑排参差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夏日登台晚云层叠若众山状伯氏令赋计因成长
- 大别我知友,突兀起西州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宁·水调歌头 呈汉阳使君
- 海甸平无际,突阜如踞虎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题虎丘
- 巴东仅三户,突兀著大夏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谦·峡中赋百韵
- 焦头常居曲突上,有言复吞胸磊碨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谦·送任漕赴召
- 眼明见此高突兀,骚人当得江山助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代仲舅尚书赋江山得助楼
- 安得屋朗朗,突兀有宁馨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鼓子复临海县斋
- 洞户入深窈,突兀见华屋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史少师赐第赏芍药分韵得木字
- 验笋长几何,突角凌羊牛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雨后即事
- 槎牙粲瑶林,突兀森琼户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雪中读诚斋荆溪诸集成古诗二十韵奉寄并呈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