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在第10个字的诗句
突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看取古来良吏迹,苍碑突兀岘山巅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送刘景元观察守襄阳
- 山外情知更有山,几多突兀共巑岏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次韵赵去华提干夏日杂兴七首
- 吾侪负君亲,但守不黔突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次韵高秘书
- 逻骑朝出塞,胡来屡冲突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拟古出塞(五首)
- 绿绕青围春一窝,精庐突兀在烟萝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憩古寺
- 其色灿烂声玲珑,小山突兀百千重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山
- 湫神传云是杨班,填墓突兀自姚秦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杨班湫神恩加广应公以其诰祭之
- 老弟颇怜伯仁短,小孙突过阿宜长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冬至二首
- 青壁双尖长剑倚,博山突兀晴烟紫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瀑布
- 便关防、不放贵游来,又突兀梯空,楚王宫宇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洞仙歌 毗陵赵府,兵后僧多占作佛屋
- 不知眼界阔多少,九华突兀撑晴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韵孙兴宗秋怀
- 平生清峭不近俗,雪山突兀江头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韵因老胡避游
- 老羶裹骨木叶山,飞楼突起穹庐间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断腕楼
- 老增撞斗何足为,鸿门突立卫真主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赵公子舞剑歌
- 满弓一射正贯脾,马前突立人而啼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射罴行
- 见无义汉不律官,怒癭突项髆,芒刺生肺肝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韦骨鲠(并序论)
- 铁枪手持丈二材,铁马突出擒红魁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李铁枪歌
- 云霞掩翳山重重,峰峦突兀何雄雄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过阴山和人韵
- 草堂忽堕彩云片,秋空突降西天僧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王元方见寄家绣达磨作
- 二毛衰晚端不恨,五鼎突昔元未珍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次坰寻春韵
- 去秋微收尔,樵采取黔突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郭家洲
- 石虎城西彬水边,支提突兀祖灯传。 -- 出自宋·阮阅·郴江百咏并序·太平寺
- 野林秋净山更远,楼殿突兀藏丹枫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送邹德久还乡在福唐作
- 晚上危亭景色饶,眼中突兀是凌歊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
- 剩欲抽簪访松菊,要凭突兀看扶疏。 -- 出自宋·曾协·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
- 两山齐起屹双阙,一岩突出刳寒月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谦·钱元质饮客月岩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岩下四
- 兹来乐成望白石,玉甑突兀摩苍穹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游白石岩
- 江山得助无遗踪,眼前突兀忽此逢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
- 霜熟林空月满川,冲寒突兀耸诗肩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送长兄赴调上都次田俊卿韵二首
- 做数珠见,刻画毋盐唐突。 -- 出自宋·陈亮·桂枝香·仙风透骨
- 沈公秘藏百载余,高阁突兀共堆积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石经春秋一代奇宝王氏为熙丰学废不用瑞安沈
- 岷峨崔嵬留后拒,滟澦突兀催前驱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魏华甫鹤山书院
- 小队春旗不动,行庖晚突无烟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朝中措·天公只解作丰年
- 美人家在九芙蓉,门墙突兀那可窥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丁大监文伯得余近作读之读之疾愈以诗见贻
- 一叶西归老倦翁,高楼突兀记推蓬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
- 明朝欲酒姑勿哗,正恐突隳惊阿家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拙妇吟
- 九江九月秋风高,霜前突兀赡两螯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九江霜蟹比他处黑膏凝溢名冠食谱久拟遗高紫
- 一水横流界平野,数峰突起补前村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鉴空阁
- 及肩诸子户牖低,有山突兀宫墙西。 -- 出自宋·翁合·贺参政生日古风
- 今古茅山是胜游,秀峰突兀绕沧洲。 -- 出自宋·张枢·茅山
- 後隆山、层一层高,层层突过。 -- 出自宋·刘鉴·贺新郎·曾作莺迁贺
- 桃柳参差出短墙,小楼突兀看湖光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元友山新山新居
- 妖氛混泽气,势极火焰突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骤发越十日漕司
- 谁舍尘身石漫巅,浮屠突兀拂霄躔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南高峰塔
- 吴说天池两字真,梵坊突兀鼓钟声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天池寺
- 尽大地人须荐取,眼睛突出髑髅寒。 -- 出自宋·张浚·赞喻弥陀掩遗骸
- 反刃相酬是匹夫,安知突骑驾群胡。 -- 出自唐·周昙·春秋战国门荆轲
- 示我数篇文,与古争驰突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酬郭先辈
- 明朝稽首下山去,翠嶂突兀青霞中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登泰山(有引)
- 远青撤幕山露嵎,坡陀突起霜草枯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金人校猎图为韦同知润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