称在第7个字的诗句
称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余亦谢明主,今称偃蹇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岑徵君归鸣皋山
- 锦袍错落差相称,乞与佯狂老万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以玉带施元长老,元以衲裙相报,次韵二首
- 唤作拒霜知未称,细思却是最宜霜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陈述古拒霜花
- 锦袍错落真相称,乞与佯狂老万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〔二首〕
- 遥千清远寺,不称空洞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
- (陈有小妓,述古称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答陈述古二首
- 皓色生瓯面,堪称雪见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包安静先生茶三首
- 众谓元德秀,自称阳道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阳行先?用郁孤台韵?
- 更高阳入谒,都称齑臼,杜康初筮,正得云雷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沁园春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,余不得以止酒为解,遂破戒一醉,再用韵
- 借问何为者,人称是内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轻肥
- 买怜分薄俸,栽称作闲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
- 古声淡无味,不称今人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废琴
- 竟杂霸者道,徒称帝者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四皓庙
- 可怜岛夷帅,自称为使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中春宴,因赠诸客
- 壁宜藜杖倚,门称荻帘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题小草亭
- 昔号天下将,今称地上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
- 最宜霜后地,偏称雪中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青毡帐二十韵
- 客告暮将归,主称日未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小庭亦有月
- 欲著却休知不称,折腰无复旧形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,制成衣服,以诗报
- 尚想到郡日,且称守土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下汉江,舟中作,寄两省给舍
- 山宜谢公屐,洲称柳家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叙德书情四十韵,上宣歙翟中丞
- 老趁风花应不称,闲寻松雪正相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南龙兴寺残雪
- 终宜向辽廓,不称在泥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裴相公乞鹤
- 知尔不能荐,羞称献纳臣。 -- 出自唐·王维·送丘为落第归江东
- 吟肩雅与寒驴称,归梦频争社燕先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秋兴
- 是间著汝颇宜称,摩挲朝暮真千回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木山
- 欲题直恐无才称,不见何由信客夸? -- 出自宋·陆游·梅僊坞花泾观桃李
- 著上朱门应不称,裁成乌帽恰相宜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新制道衣示衣工
- 插向宝壶犹未称,合将金屋贮幽姿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荀秀才送蜡梅十枝奇甚为赋此诗
- 青鞋白拂真相称,湘竹溪藤误得名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余得木杖于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陇蜀万里未尝
- 寸积篝炉炭,铢称布被绵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立冬日作
- 石路虽甚狭,雅称拖筇枝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晚步门外
- 正如志士才不称,心慕伊傅终何施? -- 出自宋·陆游·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
- 山实东吴秀,茶称瑞草魁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题茶山
- 遗我山林真自称,何须貂暖配金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
- 故人为邑士多称,繇赋宽赊狱讼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张颉仲举知奉新
- 楚谷越藤真自称,每糊因得减书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纸暖合
- 何处先贤传,惟称庞德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题张野人园庐
- 家受专门学,人称入室贤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眉州康司马挽歌词
- 最宜红烛下,偏称落花前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抛球乐
- 视事画屏中,自称三癖翁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,自言癖在诗与琴酒
- 却笑赵张辈,徒称今古稀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
- 不倚将军势,皆称司马贤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(郭子是赵节度
- 半贾鬻我藏,倍称还君息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海康书事十首
- 东朝制诏九年称,烈武功高後世兴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
- 矧今领方面,岂称长城倚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访陕郊魏疏处士
- 郎官清要为世称,荒郡迫野嗟可矜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永贞行
- 闯然入其户,三称天之言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孟东野失子
- 胄出开元相,贤称魏国嫔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近故魏国夫人卢氏挽歌辞三首
- 身达当难免,能称未要多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辛卯五月送丘宗卿太傅出守秀州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