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3个字的诗句
秦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四首秦僧绝论,一篇楚客离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郡斋水阁闲书·流水
- 早向秦淮迎辇辂,北征旗鼓正相望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又次邦衡长子总干韵
- 浙水秦淮度十霜,官清谁薄简编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韵子中兄相迎诗中有奠松楸之语追念别后□
- 於乎秦望,禹会其宇内之镇兮讵伊越之雄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镇越堂辞
- 今夕秦天一雁来,梧桐坠叶捣衣催。 -- 出自唐·贾至·答严大夫
- 肯定秦皇功百代,判宣孔二有余辜。 -- 出自·郭沫若·春雷
- 归路秦城下,寒云惨平田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陆著作挽歌
- 树向秦关远,江分楚驿孤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
- 应及秦川望,春华满国门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卢孟明还上都
- 应向秦时武陵路,花间寂历一人行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
- 远思秦云暮,归心腊月春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崔詹事论之上都(崔尝典吴兴)
- 昔时秦王女,羽化年代久。 -- 出自宋·李华·仙游寺(有龙潭穴、弄玉祠)
- 悔学秦人南避地,武陵原上又征师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寄梁淑
- 应是秦云兼楚雨,留住,向花枝夸说月中枝。 -- 出自宋·孙光宪·定风波·帘拂疏香断碧丝
- 燕宋秦吴千万里,无辞一醉。 -- 出自宋·孙光宪·上行杯·草草离亭鞍马
- 鹗归秦树幽禽散,星出吴天列舍空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
- 漠漠秦云淡淡天,新年景象入中年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中年
- 卧听秦树秋钟断,吟想荆江夕鸟还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
- 日上秦楼休寄咏,东方千骑拥辎軿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无题二首
- 鹰击秦原迥,鸿归楚水遥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秋晚
- 百二秦川四塞宽,甘泉烽火报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黄刑部之陕西转运
- 更隔秦淮闻旧曲,秋已半,夜将阑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江神子/江城子
- 争似秦楼萧史伴,瑶台路,共乘鸾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江城子·碧厨文簟小窗前
- 多谢秦娥绝唱,声声为、飘入云中。 -- 出自宋·李吕·满庭芳·光拂星榆
- 莫轻秦黩武,旧耻汉和戎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
- 却讶秦无豪杰至,坐中扪虱定何人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
- 走辙秦城地,浮航楚峡村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韵
- 偏浸秦台镜。 -- 出自宋·史达祖·点绛唇·山月随人
- 一梦秦天古。 -- 出自宋·史达祖·桃源忆故人·明霞烘透春机杼
- 汉寝秦陵何处在,莺花无主雨如丝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近法秦州体,篇篇妙入神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杂诗和林石田
- 如何秦相国,昨夜{左火右鸟}韩非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杂诗和林石田
- 翠镜秦鬟钗别,同折幽芳怨摇落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孙·淡黄柳·花边短笛
- 唱彻秦娥君且住。 -- 出自宋·袁去华·清平乐·移商换羽
- 试问秦楼今夜里,愁到阑干几曲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念奴娇·江天雨霁
- 城下秦淮水,年年自落潮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金陵晚眺
- 舟泊秦淮近晚晴,遥观瑞气在金陵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舟次秦淮河
- 自是秦人齐指鹿,未能楚客废屠羊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怀家
- 更宜秦女,银筝唤取,楚娥瑶瑟。 -- 出自元·张翥·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
- 闻说秦人此避秦,碧桃零落旧时春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秦人洞
- 但传秦女吹箫谱,不咏湘灵鼓瑟辞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安乐坊倪氏女少日曾识之一别十年矣岁晚与其
- 君看秦始后,仍有汉皇台。 -- 出自明·李梦阳·泰山
- 家有秦台女,青云路不遥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龙·戏呈郭子坤二首
- 分野秦封尽,山川蜀国雄。 -- 出自明·林鸿·剑阁秋阴图
- 试问秦皇放船处,白云深锁佛头青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月夜宿西湖大佛头寺
- 公子秦王亦可怜,祇今眠却几千年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渔乐图(都不记创于谁,近见汤君显祖,慕而
- 八姨秦国休相妒,肠断江东大小乔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咏七姊妹花
- 日出秦楼南畔,春深宋玉东家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长干三台(四首)
- 千载秦淮呜咽水,不应仍恨孔都官[1]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祯·秦淮杂诗
- 寒雨秦邮夜泊船,南湖新涨水连天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祯·高邮雨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