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3个字的诗句
秦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中原秦鹿待新羁,力战纷纷此一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范增二首
- 舣船秦淮担送我,云此一可当十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
- 谁谓秦淮广,正可藏一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
- 先生秦博士,秦礼颇能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叔孙通
- 苑方秦地皆芜没,山借扬州更寂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
- 一听秦声罢,还来上国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董传
- 欲寻秦越人,魂逝莫能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赠约之
- 迢递秦京道,苍茫岁暮天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赴京途中遇雪
- 试登秦岭望秦川,遥忆青门春可怜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越中送张少府归秦中
- 心托秦明镜,才非楚白珩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历阳书事七十韵
- 就日秦京远,临风楚奏烦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武陵书怀五十韵
- 汉陵秦苑遥苍苍,陈根腐叶秋萤光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秋萤引
- 汝归秦兮弹秦声,秦声悲兮聊送汝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秦筝歌,送外甥萧正归京
- 归路秦树灭,到乡河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薛弁归河东
- 罢市秦人送,还乡绛老迎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
- 传是秦时楼,巍巍至今在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张仪楼
- 不逢秦女在,何处听吹箫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(得苗字)
- 醉经秦树远,梦怯汉川长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李司谏归京(得长字)
- 自言秦陇水,能断楚人肠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廖八下第归衡山
- 几驿秦亭尽,千山蜀乌啼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孟都官知蜀州
- 树摇秦甸绿,花入辋川繁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王汲宰蓝田
- 每每秦楼相见,见了无限怜惜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品令·掉又惧
- 盛掩秦诸畤,雄逾汉两京,垣横天上紫,洲露海中瀛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
- 别怨秦城暮,途穷越岭斜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,奉寄澧州
- 河曙秦楼映,山晴魏阙临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洞户二十二韵
- 不逐秦王卷象床,满楼明月梨花白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舞衣曲
- 想君秦塞外,因见楚山青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送洛南李主簿
- 两重秦苑成千里,一炷胡香抵万金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马嵬佛寺
- 突围秦师震,诸侯皆披靡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赠棋者
- 不似秦楼上,吹箫空学仙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三层阁上置音声
- 云横秦岭家何在,雪拥蓝关马不前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左迁至蓝关侄孙湘
- 践此秦关雪,家彼吴洲云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送陆畅归江南
- --韩愈秦俗动言利,鲁儒欲何匄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秋雨联句
- 自悯秦冤痛,谁怜楚奏哀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幽絷书情通简知己
- 客似秦川上,歌疑易水滨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
- 秪看秦国语,更恐李唐无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近故魏国夫人卢氏挽歌辞三首
- 苍髯秦大夫,瘦骨孤竹君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·真清亭
- 莫信秦人五大夫,一生清苦不敷腴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道旁雨中松
- 汉苑秦关愁外眼,边花寒月醉中题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章德茂少卿使虏
- 新酿秦淮鸭绿坳,旋熬粔籹蜜蜂巢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谢余处恭送七夕酒、果蜜食化生儿二首
- 闻道秦时避地人,至今不与人通问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龄·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
- 怨别秦楚深,江中秋云起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龄·送李十五
- 我上秦岭南,君直枢星北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乐天书怀见寄
- 山经秦帝望,垒辨越王栖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王协律游杭越十韵
- 苍苍秦树云,去去缑山鹤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别李三
- 自昔秦奢汉穷武,后庭万馀宫百数。 -- 出自唐·贺知章·奉和御制春台望
- 何必秦姬奏洞箫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观鳌山
- 屡向秦楼侧,频过洛水阳。 -- 出自唐·李峤·凤
- 凤出秦郊迥,鹑飞楚塞空。 -- 出自唐·李峤·野
- 咬哇秦缶击,冷落吨客歌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