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3个字的诗句
秦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千古秦淮水,东流绕旧京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祯·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却寄二首
- 元巳秦中节,吾君灞上游。 -- 出自唐·崔国辅·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
- 虽入秦帝宫,不上秦帝床。 -- 出自唐·崔国辅·妾薄命
- 四郊秦汉国,八水帝王都。 -- 出自唐·李显·登骊山高顶寓目
- 不驻秦京陌,还题蜀郡舆。 -- 出自唐·苏颋·慈恩寺二月半寓言
- 妾有秦家镜,宝匣装珠玑。 -- 出自唐·乔知之·杂曲歌辞·定情篇
- 忽忆秦楼妇,流光应共有。 -- 出自唐·长孙佐辅·横吹曲辞·关山月
- 北向秦何在,南来蜀已无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边城作
- 谁比秦楼晓,缄愁别幌前。 -- 出自唐·杨衡·宿陆氏斋赋得残灯诗
- 车骑秦城远,囊装楚客贫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送从弟赴上都
- 紫汉秦楼敞,黄山鲁馆开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
- 见说秦兵至,甘心赴国仇。 -- 出自唐·郑锡·杂曲歌辞·邯郸少年行
- 若遇秦时雪髯客,紫芝兼可备朝餐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送于员外归隐蓝田
- 雨滴秦中夜,猿闻峡外声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府试雨夜帝里闻猿声
- 毒流秦卒毙,泥粪汉田腴。 -- 出自唐·徐珩·日暮望泾水
- 无复秦楼上,吹箫下凤凰。 -- 出自唐·吴兢·永泰公主挽歌二首
- 无云秦汉隔,别访武陵花。 -- 出自唐·郑愔·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
- 俯临秦山川,高会汉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李泌·奉和圣制,重阳赐会聊示所怀
- 西别秦关近,东行陕服长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陕中作
- 欲识秦将汉,尝闻王与裴。 -- 出自唐·卢象·送綦毋潜
- 更悲秦楼月,夜夜出胡天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出萧关怀古
- 扶苏秦帝子,举代称其贤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经杀子谷
- 座湿秦山雨,庭寒渭水秋。 -- 出自唐·张万顷·送裴少府
- 亡国秦韩代,荣身刘项年。 -- 出自唐·徐九皋·咏史
- 南登秦岭头,回望始堪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登秦岭
- 落日秦云里,山高奈若何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白鹭
- 南登秦望山,目极大海空。 -- 出自唐·薛据·登秦望山
- 岳临秦路险,河绕汉垣长。 -- 出自唐·韦济·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
- 复兹秦岭上,更似霍山前。 -- 出自唐·殷寅·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
- 粤在秦京日,议乎封禅难。 -- 出自唐·萧华·扈从回銮应制
- 行怯秦为客,心依越是乡。 -- 出自唐·严维·赠送崔子向
- 艳回秦女目,愁处越人心。 -- 出自唐·窦常·花发上林
- 万古秦时镜,从来抱至精。 -- 出自唐·仲子陵·秦镜
- 楼上秦时镜,千秋独有名。 -- 出自唐·张佐·秦镜
- 迷藏秦洞穴,刻镂禹沟塍。 -- 出自宋·元绛·因览状元节推和诗再和一首
- 晚树秦川阔,黄云瘴海赊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次韵酬张择甫
- 狙击秦始皇,独袖紫金椎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留侯庙
- 形声秦隶拙,点画蔡邕疏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谢赐飞白书
- 始饮秦淮水,已湔京洛缨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入采石
- 身随秦树老,梦入浙江寒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送惠思归杭州
- 身寄秦川紫翠间,举头行坐对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马上见华山
- 数朝秦岭北,今夜洛阳西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宿路北
- 空使秦人笑沐猴,锦衣东去更何求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项羽庙
- 走马秦树侧,濯缨锦江湄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李能
- 风月秦楼愁处别,莺花蜀国病中吟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再书
- 未相秦越尝忧国,不再皋夔愧服儒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
- 声断秦箫双凤驾,凌厉飞仙同籍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宁·念奴娇·云收天碧
- 戏马秦淮道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宁·蓦山溪·雕弓绣帽
- 地廓秦山壮,天涵海甸宽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题友人南北江山图
- 不以秦人视越瘠,载驰楚尾与吴头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和都运龙图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