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10个字的诗句
秦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花落梧桐凤别凰,想登秦岭更凄凉。 -- 出自唐·薛涛·别李郎中
- 商於四父老,携手初逃秦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
- 安石善谈笑,挥尘却苻秦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读史六首
- 越娥青镜洗红埃,山斗秦眉妩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烛影摇红·秋入灯花
- 西湖镜掩尘沙,翳晓影、秦鬟云扰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惜秋华
- 少年虽亦薄汤武,不薄秦皇与汉武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276
- 六朝古黛梦中衡,无福秦淮放棹行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122
- 胡笳长出塞,陇水半归秦。 -- 出自唐·刘方平·寄陇右严判官
- 愁来欲奏相思曲,抱得秦筝不忍弹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代闺人答轻薄少年
- 岂徒丰狱吹毛利,兼有秦台照胆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留别东郡诸僚友
- 自言来此云边住,曾看秦王树石桥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寄海峤丈人
- 弓刀十驿岳莲州,渭水秦山得意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送樊顺之
- 赤精既迷汉,子年何救秦。 -- 出自唐·陈子昂·感遇诗三十八首
- 同衾成楚越,别岛类胡秦。 -- 出自唐·陈子昂·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,步趁不及,眷然有
- 堪爱晚来韶景甚,宝柱秦筝方再品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玉楼春
- 声声林上鸟,唤我北归秦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遣兴
- 蜀魄湘魂万古悲,未悲秦相死秦时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题李斯传
- 巫子峰晴返景开,传闻秦女葬山隈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九
- 舟挂越帆犹柳下,马回秦首更江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短歌行
- 罗衣揾泪向人啼,妾是秦楼浪子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禹穴郁(左氵右罗)嶆,秦城就颓靡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笔百韵
- ⊥有持六经,翩翩西入秦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怀二十四首
- 猛风吹雨洗不尽,假手秦炬歊飞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巫山高
- 经商涉代北,薄宦往西秦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门有车马客行
- 徒夸楚使能詈齐,未让秦巫工诅芋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听蛙
- 云埋夏后藏书穴,草没秦皇颂德碑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越山亭晚望
- 金陵好是帝王州,城下秦淮水北流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江南曲(五首)
- 将帅各有心,邈若越与秦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时述事(十首)
- 好花须映好楼台,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虞美人·无聊
- 新年犹尚小,那堪远聘秦。 -- 出自唐·董思恭·昭君怨二首(前首一作董初诗)
- 白马方依汉,朱星又入秦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题赠高闲上人
- 台古全疑汉,林馀半识秦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奉和幸神皋亭应制
- 日午离筵到夕阳,明朝秦地与吴乡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关试后筵上别同人
- 受氏自有殷,树功缅前秦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伏蒙十七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
- 曙霞连观阙,绮陌丽咸秦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卦名诗
- 不知汉代有衣冠,犹说秦家变阡陌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桃源篇
- 问之耆老何代人,云是秦王筑城卒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相和歌辞·饮马长城窟行
- 杨柳送行人,青青西入秦。 -- 出自唐·刘希夷·相和歌辞·采桑
- 欲将此意与君论,复道秦关尚千里。 -- 出自唐·刘希夷·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
- 江曲全萦楚,云飞半自秦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江行无题一百首(一作钱珝诗)
- 既壮还应老,游梁复滞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东门送客
- 献策不得意,驰车东出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郭良辅下第东归
- 草色随骢马,悠悠共出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客赴洪州(一作送郑侍御)
- 锦江城外锦城头,回望秦川上轸忧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散花楼
- 重华车驾瘗崔嵬,不似秦皇赐玺回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虞帝陵
- 关河历周郑,风雪过咸秦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吕寸丞希彦邠州签判
- 送馹往归魏,迎车来入秦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吴辩叔知巩县
- 单骑欲之蜀,彩衣初过秦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张殿丞吉甫知资阳
- 斫取他年跨马归,剑栈秦山多折箠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崔黄臣殿丞之任庐山
- 山势北临岱,地雄西隔秦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河东转运刘察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