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非君唱乐府,谁识怨秋深? -- 出自唐·李贺·巴童答
- 绿繁悲水曲,茱萸别秋子。 -- 出自唐·李贺·安乐宫
- 还似九疑山下女,千秋长望舜裳衣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望夫石
- 碎金谅可惜,零落随秋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
- 埽除供晚色,洗刷放秋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韵张子野秋中久雨晚晴
- 僧蹊蟠青苍,莓苔上秋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
- 沄沄曲江水,天借九秋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子思兄参惠州军
- 儒者陵夷此道穷,千秋止有一扬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扬子二首
- 邻鸡生午寂,幽草弄秋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无外
- 烟云藏古意,猿鹤弄秋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北山
- 元丰圣人与天通,千秋万岁与此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元丰行示德逢
- 何以况清明,朝阳丽秋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与吕望之上东岭
- 吾舟维其侧,落日生秋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灵山寺
- 浅沙杙素舸,一水宛秋蛇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东门
- 更闻枫叶下,淅沥度秋声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渡扬子江
- 用贤遭圣日,羁旅属秋霖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归,赠袁左丞、贺侍郎
- 钟期一见知,山水千秋闻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示孟郊①
- 明扬逢圣代,羁旅属秋霖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
- 王程不我驻,离思逐秋风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郡江南上别孙侍御
- 行矣当自强,春耕庶秋获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
- 寂寂重寂寂,病夫卧秋斋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卧病闻常山旋师,策勋宥过,王泽大洽,因寄
- 谁怜相门子,不语望秋山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李友路秀才赴举
- 小台堪远望,独上清秋时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酬乐天小台晚坐见忆
- 商山紫芝客,应不向秋悲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秋日书怀寄白宾客
- 人含不平意,景值欲秋时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始闻蝉,有怀白宾客,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,
- 四望车中心未释,千秋亭下赋初成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,怆然寄赠
- 葱茏含晚景,洁白凝秋晖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观云篇
- 兰芳经雨败,鹤病得秋轻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
- 归心渡江勇,病体得秋轻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
- 深夜降龙潭水黑,新秋放鹤野田青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赠日本僧智藏
- 骋望羡游云,振衣若秋蓬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
- 发家见春草,却去闻秋风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
- 旌节罗广庭,戈鋋凛秋霜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,因呈院中诸公
- 七月江水大,沧波涨秋空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东归发犍为,至泥谿舟中作
- 演漾怨楚云,虚徐韵秋烟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
- 江楼黑寒雨,山郭冷秋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
- 井上桐叶雨,灞亭卷秋风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,因怀魏校书、陆浑、乔
- 九月山叶赤,谿云淡秋容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,秋夕凭眺
- 出关策匹马,逆旅闻秋蝉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颜少府投郑陈州
- 残云收夏暑,新雨带秋岚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(得潭字)
- 久不见南山,依然已秋色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和谢学士泛伊川浩然无归意因咏刘长卿佳句作
- 岂知寒监中,两鬓甚秋草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
- 江南美山水,水木正秋明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和圣俞聚蚊
- 旧社更谁能拥鼻,新秋有客独登客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凎爱寺阁寄梅圣俞
- 毋栽当暑槿,宁种深秋菊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寄题刘著作羲叟家园效圣俞体
- 玉寒积精甲,金戈耀秋云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孔生再游河北
- 朱轮照耕野,绿芋覆秋畦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孟都官知蜀州
- 无憀照湘水,丹色映秋风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夕照
- 披方养丹砂,候节煎秋术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
- 还期明月饮,幸此中秋及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别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