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落日在高木,辉辉淡秋容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感秋六首
- 雨气飘萧动竹斋,惊秋高思若为裁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次韵汪正夫对雨
- 秋蝉抱枝死,不敢鼓秋声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秋声
- 轻徭宽日力,横费惜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
- 九日登临双阙边,三秋感慨一尊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九日作
- 定心驯海鸟,诗语淡秋云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赠霞长老
- 遥知相忆处,相忆对秋江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晦之江楼小饮辱诗怀寄谨答来贶因以奉招
- 量形沧海狭,气与素秋横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上知府张少卿
- 归来妇翁家,春风到秋霜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张升甫三十韵
- 尚书洪范有皇极,春秋王道为权衡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通判国博中斋诗
- 相邀松下别,山意入秋新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仲灵禅师以诗见邀辄走笔依韵附还使奉和
- 便拟幽寻随杖屦,清秋幕府事文移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题灵泉观阁
- 残暑赴西雍,冉冉忽秋晏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徙居
- 荆楚风烟,寂寞近、中秋时候。 -- 出自宋·李婴·满江红·荆楚风烟
- 夜静月明溪水喧,先秋风物已萧然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
- 犹思挺直操,松柏凛秋霜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鲜于谏议挽词二首
- 雨冷絺衣初觉单,清秋寓直玉堂寒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翰林寓直
- 白日浮丘仙袂远,清秋范蠡片帆归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吕通直致仕南游归寿州
- 松柏饮岁寒,鵰鹗候秋阴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席上分韵送天觉使河东以登山临水送将归为韵
- 怀归双剑路,极望九秋天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九日寄诸弟
- 偶携千骑出,更为九秋停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游昆罗山寺二首
- 不道沉腰潘鬓、不禁秋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虞美人·酒阑敧枕新凉夜
- 古史书元意义存,春秋揭示更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元日
- 浮气列下陈,天净澄秋容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晨钟动雷池望日
- 古义重金石,外物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赵温叔崔子渊置酒
- 同上荷花落兮江色秋,秋风嫋嫋夜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礼·太白招魂
- 山中千头奴,丹黄丽秋阳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礼·次韵张伯子饷柑
- 鸡孙当岁稔,竹母值秋阴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山居十首
- 人同忍朝饥,神亦辍秋社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杨宰
- 琼也领蝤蛴,懿也目秋水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寄陈用晦四首
- 攀催恸夷夏,悲泪作秋霖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寿皇圣帝挽章三首
- 雨足便晴夏田好,麦秋决可收全功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答路监岳
- 引领数仞墙,坐历几秋仲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章茂深安抚见寄
- 主人睨屋为翁指,方秋此屋犹在水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高头市
- 乐岁人家皆有酒,高秋天气总宜诗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再次韵马主簿二首
- 记扁舟,浮震泽,趁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处全·水调歌头·明月浸瑶碧
- 鼎鼐付佳实,终待梦秋时。 -- 出自宋·李处全·水调歌头·微雨眼明处
- 焉知三伏雨,已作九秋风。 -- 出自宋·韩淲·雨多极凉冷
- 酒杯无浪与,醉醒是秋声。 -- 出自宋·韩淲·八月四日仁甫行
- 四山翠合,一溪碧绕秋容靓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侧犯·四山翠合
- 苦寂寞、离情万绪,似秋后、怯雨芭蕉,不展愁封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塞翁吟·暮色催更鼓
- 直须明河水,尽洗千秋尘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七夕闻鹊
- 岂有一草木,而不知秋声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变欧阳子秋声
- 地平天成九功叙,今秋都筑沙堤路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堰上行上周宪
- 最难忘,西湖北渚澄秋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礼·满庭芳·雪满貂裘
- 别离情味,自古不堪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元膺·蓦山溪·溪堂欢燕
- 默默群动息,寒螿先秋哗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夜坐
- 春花富红紫,黄菊与秋宜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菊
- 义名如皦日,英气凌秋风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寄杨十三虞卿
- 劝汝无言归旧谷,先秋番次候虫鸣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晓行闻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