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冷烟濛古屋,干箨堕秋墀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竹里作六韵
- 独来终日看,一为拂秋尘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游道林寺四绝亭,观宋杜诗版
- 何当便摇落,披衲玩秋光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苦热中江上,怀炉峰旧居
- 海边山夜上,城外寺秋寻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南徐刘员外二首
- 自来还独去,夏满又秋残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楚萍上人
- 月来分夜底,云度见秋痕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潇湘二十韵
- 几重相别意,一首晚秋诗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谢虚中上人晚秋见寄
- 君恩不可见,妾岂如秋扇。 -- 出自唐·刘氏云·相和歌辞·婕妤怨
- 半夜翻营旗搅月,深秋防戍剑磨风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横吹曲辞·入塞曲
- 容华尚春日,娇爱已秋风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相和歌辞·婕妤怨
- 馀花怨春尽,微月起秋阴。 -- 出自唐·余延寿·横吹曲辞·折杨柳
- 何处最伤心,关山见秋月。 -- 出自唐·长孙佐辅·横吹曲辞·关山月
- 到此客头潜觉白,未秋山叶已飘红。 -- 出自唐·郑渥·塞上
- 我魂惊晓簟,邻话喜秋蔬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雨
- 朝日上高台,离人怨秋草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杂曲歌辞·古别离
- 月悬三雀观,霜度万秋门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楚宫词二首
- 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立秋
- 败蕉依晚日,孤鹤立秋墀。 -- 出自唐·杨衡·送彻公
- 旄头有精芒,胡骑猎秋草。 -- 出自唐·李希仲·杂曲歌辞·蓟门行
- 环潭澄晓色,叠嶂照秋影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游泾川琴溪
- 今日持团扇,非是为秋风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药·句
- 白烟昼起丹灶,红叶秋书篆文。 -- 出自唐·王贞白·仙岩二首
- 使星随驿骑,归路有秋风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送游员外赴淮西
- 至公无暇日,高阁闭秋天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和张大夫秋日有怀呈院中诸公
- 楚山迎驿路,汉水涨秋涛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送江陵全少卿赴府任
- 万里投荒已自哀,高秋寓目更徘徊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重阳日荆州作
- 轻寒入洞户,明月满秋池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杂曲歌辞·古离别
- 万里江山来醉眼,九秋天地入吟魂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游赏心亭
- 半夜云高蟾喷晕,一秋风紧桂飘香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月夜有寄
- 滔滔清夏景,嚖嚖早秋蝉。 -- 出自唐·刘孝孙·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仙字
- 牛闺临浅汉,鸾驷涉秋河。 -- 出自唐·许敬宗·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
- 离元应春夕,帝子降秋期。 -- 出自唐·元万顷·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
- 昔从九春徂,方此三秋遇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李公七夕
- 重阳早露晞,睿赏瞰秋矶。 -- 出自唐·苏瑰·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晖字
- 别离同夜月,愁思隔秋风。 -- 出自唐·王適·蜀中言怀
- 霁云开就日,仙藻丽秋风。 -- 出自唐·李迥秀·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风字
- 欲知恩煦多,顺动观秋实。 -- 出自唐·郑南金·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日字
- 朔门正炎月,兵气已秋风。 -- 出自唐·王丘·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
- 耀威当夏日,杀气指秋天。 -- 出自唐·徐知仁·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
- 优闲表政清,林薄赏秋成。 -- 出自唐·崔颂·和张荆州九龄晨出郡舍林下
- 鳞岭森翠微,澄潭照秋景。 -- 出自唐·邢巨·游宣州琴溪同武平一作
- 苍茫孤亭上,历乱多秋音。 -- 出自唐·沈颂·旅次灞亭
- 君家东海东,君去因秋风。 -- 出自唐·沈颂·送金文学还日东
- 叠嶂入云藏古寺,高秋背月转南湘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舍弟
- 炎灵全盛地,明月半秋时。 -- 出自唐·杨凭·乐游园望月
- 人间无暇日,马上又秋风。 -- 出自唐·杨凝·行思
- 重门启曙关,一叶报秋还。 -- 出自唐·张南史·同韩侍郎秋朝使院
- 惜别擬留风外燕,伤秋因感雨中蝉。 -- 出自宋·陈尧佐·游永明寺
- 群芳坐衰歇,日日舞秋风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题蓼花
- 江湖未归客,不忍听秋声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