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大觉胸中云梦、气横秋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虞美人·银山堆里庐山对
- 谁识此心如月、正含秋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虞美人·澄江霁月清无对
- 隙月垂篦,乱蛩催织,秋晚嫩凉房户。 -- 出自宋·吕渭老·百宜娇/眉妩
- 只为春花竞发,却教秋叶争飞。 -- 出自宋·张抡·西江月·卷地朔风凛凛
- 成改古来俱一梦,千秋何似老楼船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石门
- 井轸南宫焕宝光,千秋古胜并延祥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南七寺
- 四维皆佛占,绝顶正秋浓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游衡山
- 租人脂晓辖,离馆听秋蛩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题单丙文画像
- 清游人岂识,谓不似秋天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游雁荡山八首·能仁寺
- 千岑经雨后,一雁带秋来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山中即事
- 几回成夜梦,犹自废秋吟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忆赵紫芝
- 梦过阑干,犹认冷月秋千。 -- 出自宋·孙惟信·昼锦堂·薄袖禁寒
- 其下视九州,我行屡秋春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拟古
- 尽期君凌厉,羽翮高秋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雨中花/夜行船
- 向来为何事,投老悲秋萤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送邢刍父赴漕试盖予以牒逊之
- 平生相照地,不隔半秋毫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忆朱子大学士一首
- 客床眠不稳,起坐听秋声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凉意
- 醉卧长安人不识,晚秋天、此意西风共。 -- 出自宋·葛长庚·贺新郎·遥想阳明洞
- 银月凄凉,绮霞明灭,秋色如此。 -- 出自宋·葛长庚·永遇乐·银月凄凉
- 适禁乐令春哑,先办秋治社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
- 翁自无田望有秋,有秋翁自饱齁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苦雨
- 何如赤壁笛,一鹤横秋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
- 孤亭深野色,高木易秋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唐律十首
- 幅巾一筇竹,适可眠秋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读折诗效其体
- 议题春雨夜,探榜晚秋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挽曹侍郎
- 酒边得吾子,擘蟹谈秋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酬季兄
- 竹床撼夜柝,茅屋荒秋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范侍郎寄赵校正
- 无何七月望,新露洒秋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祭诗
- 竹君颇介特,高节凌秋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明月雨再用韵
- 笑谈灯火夜,边雁自秋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刘子范粹宜春
- 频年岁不入,枯草生秋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俞尉
- 书生故倦游,庞眉感秋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与同幕集南楼再用韵
- 维东有夕峰,维西有秋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
- 倚松听唳鹤,策杖望秋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闲居遣怀十首
- 远山经雨后,庭树得秋初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闲居遣怀十首
- 亭亭千万里,三五复秋中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八月十五夜看月
- 热时吟一句,凉冷胜秋分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赠供奉僧次融
- 苔文翻古篆,石色学秋天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题宣义池亭
- 虚窗通晓景,珍簟卷秋光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李舍人秋日卧疾言怀
- 四壁画远水,堂前耸秋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题金州西园九首·药堂
- 霞光侵曙发,岚翠近秋浓。 -- 出自唐·项斯·忆朝阳峰前居
- 其六冬青树老六陵秋,恸哭遗民总白头。 -- 出自清·钱谦益·西湖杂感 二十首选六
- 首春即当拜觐,履高秋、颐素不宣。 -- 出自元·谭处端·神光灿 寄长生刘师兄
- 且麻袍葛屦,闲度春秋。 -- 出自元·丘处机·满庭芳 述怀
- 山川高下,尽成一片秋色。 -- 出自元·丘处机·无俗念 暮秋
- 三峰足云气,万壑散秋声。 -- 出自元·白朴·水调歌头 拟游茅山,赠心远提点。
- 金凤钗分,玉京人去,秋潇洒。 -- 出自元·白朴·【仙吕】点绛唇
- 九夏高眠无暑气,三秋结实有新瓜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瑞鹧鸪 咏西山
- 四国仰照耀,宝剑出秋空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拟古(二首)
- 揖逊入礼域,陈义陵秋旻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还宁海(并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