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山壑气相合,旦暮生秋阴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
- 粉轻昏古本,罢重拆秋衣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辇下传神法相大师
- 卧病独眠人,无月中秋节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生查子
- 不见凤楼龙阙、又惊秋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沙塞子·万里飘零南越
- 人情各有寄,我独如秋风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舟居拈得风字
- 为报繁霜且莫催,穷秋须到自低垂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白菊三首
- 旧居留稳枕,归卧听秋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即事九首
- 吏徒分四集,仆仆如秋蝇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夜坐
- 短簑冲密雨,素发净秋霜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渔父
- 驺珂通峡响,门戟照秋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
- 鱼龙试春浪,松栝露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呈班叔大名司户
- 新丰鸡犬稀,蓟北马秋肥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华清宫
- 风高片帆疾,钲鼓入秋光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
- 会书专对美,烨烨满秋筠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
- 悠然送君行,思逐高秋起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巢县崔尉
- 如何不行乐,况复值秋成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明叔九日
- 虽当未夏半,已有清秋意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子骏秋意
- 纷披两疏翠,烟色宜秋早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邵不疑厅薜荔及竹
- 回看碌碌者,太华与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丁正臣通判复州
- 曾无转饷劳,坐饱防秋士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
- 剑芒冲夜气,阁影动秋涛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
- 餔啜有馀味,芬馥逾秋兰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晚食菊羹
- 乡心几千里,飞雁满秋天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又赠谓之
- 却行欠肤寸,倒絓连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走索
- 嬉游乘晚霁,登鉴犯秋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君贶幕秋四日登陆石寺阁泛洛舟·右登阁
- 日暮天四垂,黯澹如秋水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·碧楼
- 北平饮乳尚怀印,千秋乘车犹入宫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
- 初闻一叶落,知是九秋来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梧桐
- 山桂结芳坚,冰霰横秋枝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
- 缥囊承晓露,翠盖拂秋烟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
- 於今看未好,漠漠宜秋雨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昌言官舍十题·水红
- 沧波浮片叶,大声载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喜李侍郎得西京留台
- 来朝逢圣日,归去及秋风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送日本使还
- 长短一年相似夜,中秋未必胜中春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二月望日
- 壮心若流水,幽意似秋日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三十七
- 白露滴江城,江声绕秋至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黄冈西望寄王子声
- 桧树郁冬皋,木叶辞秋苑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离合诗寄京邑诸贵(良会今乖)
- 舂粮三月外,伏枕一秋偏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初发瑶湖次宿广溪(别吴十一舅隆八弟)
- 凤衔丹诏下云霓,千秋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踏莎行·月挂琼钩
- 只凭地,团栾共乐千秋岁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千秋岁·玳筵晨启
- 记雨窗、相对话离忧,秋风夕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满江红 方城商帅国器军中寄同年李钦用,时
- 三重屋上黄茅,赖是秋风留著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石州慢·儿女篮舆
- 乾坤悲永夜,笳鼓觉秋严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临江仙 饮昆阳官舍,有怀得新
- 停杯不语,竟何用、千秋身后名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
- 一声惊晚笛,数点入秋云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八月并州雁
- 白水日夜东,石麟几秋风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光武台
- 涉江采芙蓉,芙蓉待秋风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望云谣
- 玉庭兮春昼,金屋兮秋宵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抚盈歌
- 烟收天地阔,醉目数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护国寺秋吟八首
- 笙箫动天籁,雨露生秋寒,铁笛不用吹,瑶琴不用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霄观风竿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