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跳跃深池四五秋,常摇朱尾弄纶钩。 -- 出自唐·薛涛·鱼离池
- 〈汉儒以《春秋》决狱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萧刓察推贺族叔司理登科还乡四首
- 颍川城下两中秋,金气初凝火尚流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两中秋绝句二首
- 一锁楼中暗度秋,微官黾勉未能休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
- 断云斜日不胜秋,付与骚人满目愁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
- 忆赴钱塘九月秋,同来颍尾一扁舟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
- 江寒水落惊霜秋,危根瘦节鸣寒流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
- 昼锦西归及早秋,十年太学为亲留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送元老西归
- 方暑储曲糵,及秋舂秫稻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戏作家酿二首
- 连宵暑雨气如秋,过客不来谁与游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汪琛监簿见赠
- 待罪东轩仅两秋,搉酤事了且夷犹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金沙台
- 江国骚人不耐秋,夜吟清句晓相投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毛君见赠
- 食饱年来幸有秋,倒床清梦百无忧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午寝
- 雅颂成章早,春秋发论长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二首
- 苗堪春菜,实比秋谷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
- 东风临夜冷于秋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浣溪沙
- 紫萸玉腕又逢秋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浣溪沙
- 千山浓绿未成秋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西江月·清梦重游天上
- 度一曲新蝉,韵秋堪听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齐天乐·芙蓉心上三更露
- 但有江花,共临秋镜照憔悴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齐天乐·烟波桃叶西陵路
- 荷玉皇、恩重千秋,翠麓峻齐云汉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瑞鹤仙·记年时茂苑
- 坠叶消红,欲题秋讯难缄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声声慢·凭高入梦
- 细縠春波,微痕秋月,曾认片帆来去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喜迁莺·烟空白鹭
- 未须十日便中秋,争看清光满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烛影摇红·天桂飞香
- 付与谁、一半悲秋,行云在否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宴清都·病渴文园久
- 风拍波惊,露零秋觉,断绿衰红江上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法曲献仙音
- 生怕哀蝉,暗惊秋被红衰,啼珠零露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过秦楼·藻国凄迷
- 秀怀抱、云锦当秋织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大?
- 梧韵露井,偏借秋早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绕佛阁
- 疏桐翠井早惊秋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月中行/月宫春
- 万里同为客,三秋契不凋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还京赠别
- 万里同为客,三秋契不调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还京赠别
- 南通夏火,西瞰秋霜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中和乐九章·歌明堂第二
- 心地清凉日日秋,怕沾尘土莫低头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
- 好月登楼夜,清秋落木时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寄山台赵庶可二首
- 披绵争啄晚禾秋,决起森然网扼喉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观捕黄雀
- 连岁修茅屋,三秋绕菊篱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沈庄可号菊花山人即其所言
- 欲从高处赏新秋,上尽层坡更上楼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赵克勤曾橐卿景寿同登黄南恩南楼
- 于春何足喜,于秋何用悲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和高常簿暮春
- 政是国家多事秋,渝川县尉亦风流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
- 行尽芙蓉径,寻秋扣竹关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题董侍郎山园
- 孤馆寒食故乡秋,妻儿胖了咱消瘦。 -- 出自元·马致远·四块玉·带月行
- 江上气早寒,仲秋始霜雪。 -- 出自南北·鲍照·发后渚
- 乱离相去五十秋,我□星星子皱面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有感
- 多时忘却故园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颐上人归日本
- 中原北望草木秋,王孙不识山河愁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钱塘纪行
- 白云喜动故山秋,慈湖遥映湘湖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章德远教官自湘湖归慈湖
- 云林清气逼高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杨义甫访云林子
- 石头城下五更秋,高挂云帆得顺流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钦上人
- 欲从太史窥春秋,勿向有字句虚求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