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九十日秋色,今秋已十分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中秋月(一作瘳凝诗)
- 霜髭拥颔对穷秋,著白貂裘独上楼。 -- 出自唐·张为·渔阳将军
- 陵柏无心竹变秋,不能同戚拟同休。 -- 出自唐·周昙·三代门子牙妻
- 入海浮生汗漫秋,紫皇高宴五云楼。 -- 出自唐·李九龄·上清辞五首
- 碧盖缃葩映素秋,此中兰櫂好销忧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采莲女
- 风雨萧萧旅馆秋,归来窗下和衣倒。 -- 出自唐·韩熙载·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
- 一入华阳洞,千秋那可寻。 -- 出自唐·潘佑·送许处士坚往茅山
- 谁贡和亲策,千秋污简编。 -- 出自·李中·王昭君
- 星河耿耿正新秋,丝竹千家列彩楼。 -- 出自·李中·七夕
- 长涯烟水又含秋,吏散时时独上楼。 -- 出自·李中·登下蔡县楼
- 帝京风景不曾秋,万户千门夜更游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观灯玉台体十首
- 今夜银河万里秋,人言织女嫁牵牛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陈侍郎宅观花烛
- 悬圃清虚乍过秋,看山寻水上兹楼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
- 微云疏雨淡新秋,晓梦依稀十二楼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又和八日
- 露白蟾明又到秋,佳期幽会两悠悠,梦牵情役几时休。 -- 出自唐·顾夐·浣溪沙
- 闲庭欹枕正悲秋,忽觉新编涴远愁。 -- 出自宋·刘兼·酬勾评事
- 不及江陵树,千秋长作林。 -- 出自唐·刘夷道·伤死奴
- 高柳螀啼雨后秋,年光空感泪如流。 -- 出自唐·吴商浩·水楼感事
- 别夜俱闻雨,残秋自出门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别所知
- 多暇知无事,新秋合有诗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寄东阳王明府
- 自夏评诗遍,经秋扫叶频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招阮山人宿
- 久客难为别,穷秋况未归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别杨埙
- 云夕荆台暗,风秋郢路寒。 -- 出自唐·郑德玄·晚至乡亭
- 寒暑功前定,春秋气可推。 -- 出自唐·杜周士·闰月定四时
- 对此喜还叹,几秋还到今。 -- 出自唐·李勋·泗滨得石磬
- 仙家无夏亦无秋,红日清克满翠楼。 -- 出自唐·曹文姬·送春
- 星垣松殿几千秋,往往笙歌下天半。 -- 出自唐·护国·题醴陵玉仙观歌(一作灵一诗)
- 不到终南向几秋,移居更欲近沧洲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丹阳浦送客之海上
- 畹静风吹乱,亭秋雨引长。 -- 出自唐·无可·兰
- 沐浴前朝像,深秋白发师。 -- 出自唐·无可·寄兴善寺崔律师
- 看献千秋乐,千秋乐未央。 -- 出自唐·广宣·早秋降诞日献寿二首应制
- 当夏阴涵绿,临秋色变红。 -- 出自唐·广宣·寺中柿树一蒂四颗咏应制
- 玉扇画堂凝夜秋,歌艳绕梁催莫愁。 -- 出自唐·僧鸾·苦热行
- 边邑鸿声一例秋,大波平日绕山流。 -- 出自唐·子兰·登楼
- 珠露金风下界秋,汉家陵树冷修修。 -- 出自唐·嵩岳诸仙·嫁女诗
- 尝忆江都大业秋,曾随銮跸戏龙舟。 -- 出自唐·方壶居士·隋堤词
- 沧海成尘几万秋,碧桃花发长春愁。 -- 出自唐·蜀宫群仙·王母
- 河汉虽云阔,三秋尚有期。 -- 出自唐·织女·赠郭翰二首
- 洞庭风软荻花秋,新没青娥细浪愁。 -- 出自唐·水府君·与郑德璘奇遇诗
- 人情易变如三秋,君恩覆水不可收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秋扇行
- 百谷盈成后,三秋假乐时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田里
- 黄花今後,才是秋光暮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清平乐 闺重九宋翔卿席
- 浮空霁色,江涵秋影雁初飞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婆罗门引 重阳与元帅窦子温暨众友东城赏菊
- 凉天佳月即中秋,更有个 -- 出自元·许有壬·鹊桥仙 宴胡安常侍御家
- 万里天浮水,三秋露洗空。 -- 出自元·李齐贤·巫山一段云 洞庭秋月
- 黄陵祠下雨声秋。 -- 出自元·李齐贤·巫山一段云 潇湘夜雨
- 别时犹记,眸盈秋水,泪湿春罗。 -- 出自元·赵雍·人月圆·人生能几浑如梦
- 恨锁春山,娇横秋水。 -- 出自元·王国器·踏莎行 玉颊啼痕 复古诗集五
- 绛河明月,到中秋、不比寻常三五。 -- 出自元·吴景奎·念奴娇 寄萧善云
- 好在九华烟树,秋浦沙鸥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望月婆罗门引 江上晚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