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学省归来门巷秋,伴眠书史满床头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晚归
- 支离卧病不知秋,暑退初惊大火流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秋日即事三首
- 洞庭叶落万波秋,说与南人亦自愁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题周文翰郭熙山水二首
- 萧萧霜鬓独惊秋,病眼天边暮倚楼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归马二首
- 惟时炎火衰,清秋朝暮凉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独游崇化寺题观音院
- 谁家高堂半夜秋,软绮轻纨换絺绤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京师阻雨二首
- 豫期归日在凉秋,想见西风荡烦暑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寄子由先生
- 江城落木已穷秋,病客初寒欲袭裘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秋蚊
- 庭木舞风雨,清秋来我堂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夜初凉
- 王气高悬五百秋,弄兵老濞空白头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于湖曲
- 道旁兰若冷于秋,迎客开门一比丘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正月十八日四首
- 炎暑战已定,清秋当抗衡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从黄仲闵求友于泉
- 零落宫墙官树秋,行人东去路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崇化寺三首
- 蔓草悲风知几秋,黄桑晚叶野云愁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偃王城
- 萧斋谢女吟《秋赋》,潇潇滴檐剩雨。 -- 出自近代·秋瑾·如此江山·萧斋谢女吟秋赋
- 馀霁荡川雾,新秋仍昼昏。 -- 出自唐·祖咏·田家即事
- 近海云偏出,兼秋雨更多。 -- 出自唐·祖咏·泗上冯使君南楼作
- 度碛黄云起,防秋白发生。 -- 出自唐·马戴·赠淮南将
- 去国频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 -- 出自唐·马戴·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
- 拟卜何山隐,高秋指岳阳。 -- 出自唐·马戴·送客南游
- 牛女相期七夕秋,相逢俱喜鹊横流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七夕
- 一声长笛咽清秋。 -- 出自宋·米芾·阮郎归·双双鸳鸯戏苹洲
- 琪树西风枕簟秋,楚云湘水忆同游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秋思
- 水暖鱼频跃,烟秋雁早鸣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陪王尚书泛舟莲池
- 寺晓楼台迥,江秋管吹清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吴门送客早发
- 汉武迎仙紫禁秋,玉笙瑶瑟祀昆丘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学仙二首
- 离怨故园里,小秋梨叶红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送郑寂上人南行
- 官闲马病客深秋,肯学张衡咏四愁。 -- 出自唐·高骈·途次内黄马病,寄僧舍呈诸友人
- 席箕风起雁声秋,陇水边沙满目愁。 -- 出自唐·高骈·边城听角
- 柿叶翻红霜景秋,碧天如水倚红楼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
- [李益]新月和秋露,繁星混夜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
- 松老风易悲,山秋云更白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
- 早雁忽为双,惊秋风水窗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水宿闻雁
- 弭盖出故关,穷秋首边路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
- 一自白云去,千秋坛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书梅福殿壁二首
- 一片凫鹥水,千秋辇毂尘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曲江春
- 凭槛见天涯,非秋亦可悲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江楼作
- 少华中峰寺,高秋众景归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游华山云际寺(一作游少华山甘露寺)
- 剪雨裁烟一节秋,落梅杨柳曲中愁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笛
- 苇声骚屑水天秋,吟对金陵古渡头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金陵晚眺(一作怀古)
- 尽室今为客,经秋空念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宿严维宅送包七(一作刘长卿诗,题下作送包
- 十里嵩峰近,千秋颍水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上礼部杨侍郎
- 遮虏关山静,防秋鼓角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王相公之幽州
- 露竹风蝉昨夜秋,百年心事付东流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惊秋
- 晚麦芒干风似秋,旅人方作蜀门游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题白马驿
- 贵宅多嘉树,先秋有好风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夏日(一作秋夜)宿秘书姚监宅
- 巴陵一望洞庭秋,日见孤峰水上浮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送梁六自洞庭山作
- 礼乐知谋帅,春秋识用兵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
- 九辨人犹摈,三秋雁始过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荆州亭入朝
- 九日重阳数,三秋万实成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