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5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斋房只在秋山外,吟卷自随明月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牟监簿斋宫
- 菊花篱落秋寥廓,山市人家翠叠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秋崖落成
- 燕随往事秋萧瑟,雁带夕阳江泬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吴枢密乌衣园旧韵
- 茅斋亦有秋崖藁,留与青山作解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至能
- 万柄风荷秋渺然,百钱又买过湖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梦过湖
- 新与客尝秋已老,岂堪持到菊花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蟹至十数日而异时特贵贫者只得忍口薄暮有以
- 老圃相传秋后菘,砖炉石铫一年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种菘
- 久客自知秋意思,底须蛩雨做寒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斋宿
- 一船明月秋江冷,曾与梅花有约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李山窗
- 近来煞得秋风力,老桂吹香满座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梁粹
- 一迳净於秋,山中夜来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迳
- 山留迁客秋风寺,想得梧桐怨夜长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别季观
- 坐令四中秋,雨滴梧桐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中秋雨
- 还是过中秋,丹桂时节。 -- 出自宋·施岳·步月·玉宇薰风
- 木落林疏,秋渐冷、芙蓉新拆。 -- 出自宋·白君瑞·满江红·木落林疏
- 猜得春花秋月好 -- 出自元·马钰·虞美人 遇真人(原无调名,兹据律补)
- 明月高穹秋夜时。 -- 出自元·谭处端·减字木兰花·逍遥自在
- 认取春花秋月。 -- 出自元·谭处端·如梦令·大道无名无说
- 迷晚色,散秋馨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鹧鸪天 遗山乐府下附
- 碧筒象鼻秋泉滑,泽国幽香笑卷空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鹧鸪天 同上
- 狼籍一江秋雨。 -- 出自元·刘秉忠·清平乐·渔舟横渡
- 一夜玉壶秋水冷。 -- 出自元·刘秉忠·清平乐·月明风劲
- 清明过也,秋千闲了。 -- 出自元·白朴·玉漏迟 题阙
- 更奈芙蓉秋思晚。 -- 出自元·卢挚·清平乐 送张都事子敬秩满北归 天下同文
- 与少*行秋,佳气葱葱。 -- 出自元·卢挚·春从天上来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天下
- 勘破春花秋月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无梦令·我向幽窗守拙
- 今古几春秋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先天观作
- 认取高空秋水孤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减字木兰花 缙山川有三观,皆有阳字,此间
- 骑麟执春秋,从头细谳鞫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陈彦正教授之官富州
- 丹灶白草秋,青鸟书难觅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刘赞府之官都昌五十韵
- 芦竹生花秋满地,棹歌才动便寻榔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越歌(八首。约杨推官同赋)
- 春月景殊秋月景,下方钟和上方钟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清凉山
- 遇闰深山秋益深,每因趁暖一幽寻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遇闰
- 青年心死秋梧悴,老国魂归蜀道难。 -- 出自清·梁启超·自题新中国未来记
- 我行自凛秋。 -- 出自魏晋·阮瑀·诗
- 斜凝双星秋欲晓,西风万马血飞烟;多情最是芦沟月,犹照英雄肝胆鲜! -- 出自·老舍·七七纪念
- 寿艳樱花秋艳枫,夏初嫩绿间深红。 -- 出自·老舍·清水寺访大西上人
- 西风两岸秋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兰溪舟中
- 人心少似秋胡妇,世事多参春梦婆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醉题斋壁
- 秋山泬寥秋水阔,一夜天风起蘋末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荷鹭图为薛御史作
- 长安溽暑秋过半,雨湿书床尽糜烂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题朱仪中雨图
- 蝉杂柳风秋渐远,鹤翻松露夜还惊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和若虚郎中赠行韵
- 霜枯古树秋飒飒,枝间老猿罢腾踏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题画(二首)
- 目下园亭秋气阴,故人相见暂开襟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卜居一首东南屏
- 高台地迥秋先至,古榻僧闲昼亦扃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西山(三首)
- 无数晚花秋树里,未须风物向春饶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(四
- 三径业荒秋去后,十年心苦梦醒时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病中言怀(四首)
- 楚娥不识秋千戏,两两沙头接臂行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那更秋风秋雨逐人来。 -- 出自·顾随·南歌子·倦续黄粱梦
- 潦倒心情秋后树,才过雨,又斜阳。 -- 出自·顾随·唐多令·秋叶总堪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