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5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天气冷涵秋,川长鱼正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川上观鱼
- 直须去尽秋毫迹,□□□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人语道吟
- 数日之间秋遂尽,百思无以慰蹉跎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秋尽吟
- 他,困倚在秋千架。 -- 出自元·关汉卿·【双调】碧玉箫 十
- 汉月带胡秋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出自蓟北门行
- 蝉咽觉山秋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山池应令诗
- 风惊陇上秋。 -- 出自隋·江总·陇头水
- 八月涛水秋风惊。 -- 出自隋·江总·宛转歌
- 念别伤边秋。 -- 出自隋·江总·别南海宾化侯诗
- 河边月桂秋。 -- 出自隋·江总·七夕诗
- 别日欲成秋。 -- 出自隋·江总·别袁昌州诗
- 传觞对九秋。 -- 出自隋·江总·赋得一日成三赋应令诗
- 山虫讵识秋。 -- 出自隋·江总·山庭春日诗
- 日暮独吟秋色里,平原一望戍楼高。 -- 出自唐·朱庆馀·自萧关望临洮
- 长安此夜秋声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清平乐·寒风雁度
- 风雨过中秋,愁对画帘银烛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好事近·风雨过中秋
- 望尽床头秋月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调笑/调笑令
- 邺王城上秋风惊,昔时城中邺王第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
- 重感叹、中秋数日又圆月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古阳关/阳关引
- 九月九日秋气凉,芙蓉黄菊天未霜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邓御夫秀才为窟室戏题
- 八月九月秋风恶,风高驾潮晚不落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富春行赠范振
- 萧条新湖秋,霜落洲渚洁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
- 楼观相望秋色里,江山争丽海光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登白衣寺钟楼
- 山色渐争秋气势,荷花全露晓精神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六月十五日西湖宿斋
- 一叶黄时秋气清,三山转处大江横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题日涉园诗
- 何从可觉秋消息,忽有凉飔到白苹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晚步城外
- 虎来静坐秋山里,龙向碧潭奋身起。 -- 出自宋·张伯端·赠白龙洞刘道人歌
- 春风吹尽秋光照,瘦减初黄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罗敷媚/采桑子
- 一别已三秋,君室乃其季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
- 不更风雨秋,下有桃李径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次韵德麟吴越山水
- 夜静关山秋月明,莫听岭头流水声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送鄜州关司法
- 今年夏旱秋水生,江淮转粟千里行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追呼行
- 楚山楚水秋江外,江北江南客恨长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鹧鸪天·亭树萧萧生暮凉
- 客愁生怕秋阑雨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菩萨蛮·西风转柂蒹葭浦
- 雁字忽横秋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菩萨蛮·炊烟一点孤村迥
- 景物已非秋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菩萨蛮·枫林飒飒凋寒叶
- 枫叶白苹秋未老,晚风吹泛轻舶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临江仙·枫叶白苹秋未老
- 动院落清秋,新凉如水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瑞鹤仙·西风苹末起
- 云峰初敛,秋容如洗,庭院金风初扇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鹊桥仙·云峰初敛
- 别离又还秋暮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夜行船·泪眼江头看锦树
- 天气爽、新秋已觉凉生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夏云峰·露华清
- 五更风里秋初旺,十里湖边雨亦香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到徐晚村点木{箔白换卑}三首
- 但愿身如秋后菊,橘州深处寄霜丛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
- 休看马头秋后叶,自培门里岁寒花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又似前人
- 护索郊行秋夜秒,无心万籁自悲鸣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刘生秋夜郊行
- 料应饱作秋冬梦,恰好如今是醒时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杜鹃二首
- 广莫亭前秋气清,招邀酒伴走庖兵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徐何慊九日登高
- 一雨快晴秋意好,预占太史奏祥云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甲戌考类试院呈同官
- 断鼻芒鞋秋后扇,不是背时行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武陵春·断鼻芒鞋秋后扇
- 颇怪今年秋,未挟雨张势。 -- 出自当代·钱钟书·杂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