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4个字的诗句
秋在第四个字的诗句
- 相思去秋夕,共对冷灯吟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诗友
- 万古千秋里,青山明月中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过鹿门作
- 应记前秋会吟处,五更犹在老松根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酬光上人
- 鹤静窥秋片,僧闲踏冷痕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秋苔
- 岛露深秋石,湖澄半夜天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镜湖方干处士(一作寄方干处士鉴湖旧居)
- 叠巘供秋望,无云到夕阳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郑谷郎中(一作住襄州谒郑谷献诗)
- 颜色九秋天,棱角四面起。 -- 出自唐·卢仝·哭玉碑子
- 谁堪坐秋思,罗袖拂空床。 -- 出自唐·张易之·横吹曲辞·出塞
- 汗马牧秋月,疲兵卧霜风。 -- 出自唐·刘济·横吹曲辞·出塞曲
- 泉声入秋寺,月色遍寒山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夜寻僧不遇(一作夜寻僧,僧游山未归)
- 行子与秋叶,各随南北风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别故(一作友)人
- 战血粘秋草,征尘搅夕阳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舞曲歌辞·柘枝词三首
- 直到春秋诸列国,拥旄才子也应无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彭门偶题
- 台镜簪秋晚,盘蔬饭雨天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长安送友人之黔南
- 素脊鸣秋杖,乌靴响暮厅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口号
- 朔风动秋草,清跸长安道。 -- 出自唐·袁朗·相和歌辞·饮马长城窟行
- 枫叶下秋渚,二妃愁渡湘。 -- 出自唐·邹绍先·琴曲歌辞·湘夫人
- 物候改秋节,炎凉此夕分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赋得月下闻蛩送别
- 桃李向秋凋落尽,一枝松色独青青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山中寄元二侍御二首
- 总辔临秋原,登城望寒日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药·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
- 月色遍秋露,竹声兼夜泉。 -- 出自唐·李嶷·林园秋夜作
- 是时立秋后,烟露浩凄矣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祝风三十二韵
- 骨格凌秋耸,心源见底空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
- 送夏迎秋几醉来,不堪行色被蝉催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离岐下题西湖
- 鼓角迎秋晚韵长,断虹疏雨间微阳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湖州晚望
- 岳寺清秋霁,宸游永日闲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奉和御制(一本有幸岳寺三字)
- 大华积秋雪,禁闱生夜寒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(一作遇)雪
- 早蝉望秋鸣,夜琴怨离声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送周愿判官归岭南
- 田家喜秋熟,岁晏林叶稀。 -- 出自唐·万楚·题江潮庄壁
- 出豫乘秋节,登高陟梵宫。 -- 出自唐·赵彦昭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
- 青女三秋节,黄姑七日期。 -- 出自唐·赵彦昭·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
- 夕宴中秋醉广寒,阆风银阙锁三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宫词
- 风生九秋意,人动五湖心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诗一首
- 皇祐更秋律,明堂奉帝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大飨明堂庆成诗
- 平原悴秋草,乔木敛寒烟。 -- 出自唐·陆敬·游隋故都
- 无机络秋纬,如管奏寒蝉。 -- 出自唐·许敬宗·奉和秋日即目应制
- 凤律惊秋气,龙梭静夜机。 -- 出自唐·张文恭·七夕
- 蝉急知秋早,莺疏觉夏阑。 -- 出自唐·刘祎之·九成宫秋初应诏
- 玉庭散秋色,银宫生夕凉。 -- 出自唐·裴守真·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
- 萤色寒秋露,猿啼清夜闻。 -- 出自唐·乔备·秋夜巫山
- 水坐怜秋月,山行弄晚芳。 -- 出自唐·崔泰之·同光禄弟冬日述怀
- 望幸三秋暮,登高九日初。 -- 出自唐·萧至忠·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
- 御气三秋节,登高九曲门。 -- 出自唐·于经野·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樽字
- 荒垒三秋夕,穷郊万里平。 -- 出自唐·郑愔·塞外三首
- 爽气凌秋笛,轻寒散暝砧。 -- 出自唐·卢象·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
- 长风起秋色,细雨含落晖。 -- 出自唐·卢象·永城使风
- 铜浑变秋节,玉律动年灰。 -- 出自唐·李元操·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
- 聊为高秋酌,复此清夜弦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秋山夕兴
- 闲居恋秋色,偃卧含贞坚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赠房侍御(时房公在新安)
- 汗马牧秋月,疲卒卧霜风。 -- 出自唐·刘湾·出塞曲(一作刘济诗)